深藏不露
於是諸舉子約齊了,安步當車,往德善園走,唐俊琛和周見微也收拾收拾跟了出來。
腳下都是水泥路,身邊許多宇文車。大家在秦州見慣了這種情形,倒是忍住了,沒有露出土包子進城的模樣。
一邊走著,大家還在議論:“聽說都城貿易科出了一個女解元,你們可聽說了?”
“聽說了,據說還是五皇子的側妃呢。”
“真是可惜了,若是男兒,定能入商部的!”
又有人問唐俊琛,“貿易科的複試,你可要參加?”
唐俊琛道:“自然是要參加的。”
有人在旁咳了一聲。
這人姓趙名謝,廬州人士,因為進了北方書院,所以這一次是在秦州考試,科舉第三名,但在貿易科榜上無名。
這人據說有個族親在都城,加上考的不錯,身旁有不少人逢迎恭惟。
趙謝就淡淡的道:“商部本是因國庫貪腐,應時應急而生,如今卻成了常例,這中間,與福晏殿下…不無關係,天下人都知福晏殿下極得聖寵,”他滿臉的意味深長,“你們讀聖賢書,當知心明路,不該盲從才是。”
幾人互看了幾眼。
他的意思是說,因為福晏殿下得聖寵,所以
商部才會風生水起?
立刻便有人道:“趙兄出言當慎重!聖人豈是以私損公之人?”
趙謝噎了一下。
他這才發現他這話說的確實有些草率,便道:“我絕無此意。”
周見微挑了挑眉,慢條斯理的道:“你說出這種話,可見貿易科落第絕非偶然。”
一聽這話,趙謝就有些忍不住:“我自認也算讀了萬卷書,還真不知哪裡不足了,倒要請周兄指教!”
周見微道,“不必指教,貿易科不中便可明白。趙兄是才子,但才子未必會做生意,商部也並非純為填充國庫,國庫之事,隻能算是一個契機,引出
此事而已。”
“見微言之有理。”唐俊琛忍不住插話:“貿易之事,利國利民,未來也將大有可為,絕不是一時應急之策。”
趙謝皺眉道:“照你這麼說,讀書還不如做生意了?”
周見微笑了笑:“都可入仕,都可報國,相輔相成,兩全其美,又何必論個短長?”
這話說的甚有氣度,連進士科的人都覺得順耳。
但趙謝偏不就坡下驢,朗聲道:“鄙人見識短淺,著實想不通,大字不識一個的人,都能得中貿易科,是何道理!這樣的人做了官,真真要貽笑大方!”
卻聽有人遙遙應道:“你確實見識短淺!一句話罵了朝中一多半武官,你膽子倒是不短淺!”
趙謝憤怒扭頭,就見一人策馬而來,身後還跟著不少人。
都城之地藏龍臥虎,惹不起的人到處都是。
趙謝臉色微變,頓時就閉上了嘴巴。
那人已經馳到了近前,卻是霍南,掃了趙謝一眼,也不多說,就笑道:“阿琛,師娘叫我來接你。”
唐俊琛臉都紅了,急拱了拱手,迎上前去,“阿南,好久不見。”
霍南直接招手,叫了一輛宇文車,自己也坐了上去,唐俊琛與周見微說了一聲,就上了車,留下旁人麵麵相覷。
半晌,孫少宇才道:“原來阿琛在都城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