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不清楚。
她選擇性忽略了,她是因為九郎十郎,才想到了餃子年糕身上,她隻知道,這中間,是淑妃在攪風攪雨!害的她厭上了福晏!
皇後為人明透大氣,極少盤算這種陰謀構陷之事。況且她站在這個位置,很多事情真的已經不需要多想了。
如今,也隻需要收買個人,餘下的事情,他們自己就辦了。
淑妃混不知下頭人已經倒戈,更不知,她已經被太後記恨上了。
而皇後已經功成身退,等著這些人慢慢嘶咬,兩敗俱傷。
國公府。
晏時玥自那天之後,就一直沒有出過門,陪著餃子年糕。
兩個小孩兒,懂事的叫人心疼。
喂藥的時候,她們委屈的什麼似的,一邊眼淚汪汪一邊乖乖的往下咽,有時候苦的吐出來,抱著搖搖哄哄,待會兒還能喂的下。
有時候難受,煩躁,也不會大哭大鬨,就是一邊哼唧一邊拚命往人懷裡鑽,拉著她手,去摸她的頭,她的肚子。
晏時玥每每看到,都覺得心像刀子割著似的。
她時時的想,哪怕十倍、百倍,她替她們疼好不好!她們還不到三歲啊!
這件事情,她聽琳琅細細的說過,不比皇後
和淑妃,她更傾向於,太後是故意的。
也許不是故意害她們,但起碼是故意叫他們喝補湯的。
坐在太後的位置上,她甚至都不用親自做什麼,隻需要小小的表示出對他們的不喜,下頭自然有人湊趣,各施手段。
太後是個聰明人。
但有時候聰明不聰明,也要看什麼時候,對什麼人。
就好比當初的老王妃,她是什麼人對她有用,她就對她好,例如晏亭月。
而除了晏亭月之外的其它人,例如晏成淵,晏成澤,她對他們都親情寥寥,因為她站在上位,理所當然的享受他們的孝順,理所當然的提要求講特權
。不需要回報。
而太後,不太一樣。
她對明延帝肯定是疼愛的。
但是除此之外,她對其它人,誰叫她舒服,誰叫她高興,她都會給個好臉兒。
就從頭一次見麵,她第一句就問福氣,最後她與靜嬪針鋒相對時,她說了那句“一碰麵就嘰嘰喳喳沒個完”,其實就可見她的性情。
那時,她要見她,一是好奇,二是因福,潛意識中,未嘗沒有取為已用之意。
但一旦發現不能,興致也就消了。
至於宮妃們,對她來說,就是一個玩意兒,不能叫她高興,那就趕走,沒什麼好考慮的。
很從容的任性著。
身為皇太後,這把年紀了,這樣其實很正常,無可厚非,站在那個位置,操心太多,反而不好。
但,要知道,太後之前並沒養過孫輩,也並不熱衷於叫哪個孩子去磕頭什麼的。要不是因為九、十長的像明延帝,她也未必會動念叫過去養。
所以她不見得是真喜歡孩子,那她對餃子年糕的喜歡,就太過突如其來,莫名其妙。
不合理。
一定有問題。
她是故意的,故意害她的孩子!!
可就算晏時玥在心裡,反反複複,來來回回的思量了,認定了太後是故意的,她又能怎麼樣呢?
中間還隔著一個明延帝,她,不得不考慮他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