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鮮大會
但大晏不是大宋。
此王安石,應該也不是彼王安石。
不同的社會環境,應該可以成長出不同的思想…吧??
晏時玥拿出了聽課的認真勁兒,仔細聽著端親王說話。
端親王顯然十分欣賞王安石,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實乾家,晏時玥又表現的這麼捧場,不知不覺就說了許多。
晏時玥越聽越皺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此王安石跟彼王安石差不多。
此時此刻,王安石的內心,已經有了新法的大致走向。可能因為他接連兩任都在十分貧瘠落後之地,所以他內心仍是強烈的想要變革的。
王安石是好人麼?
肯定是。
他不求名,不求利,不貪財,不貪圖享受,唯獨對變法固執到了偏執的程度。
可是問題就在於,他所“擇善固執”的,很多都是錯的啊!
說句刻薄的話,他的新法本就源於“紙上談兵”。而鄞縣的成功,讓他對此深信不疑。
可彆的不說,青苗法一推行,大宋多了幾百萬的流民,許多新黨高層一夜暴富…他的新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並不是換一個統治者就能改變的。
現在的大晏,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並不需要這樣的變革,不需要這樣一個懷揣雄心壯誌,想改天換日大展拳腳的人。
這個人可以管小地方,不可以掌大權。
晚上回去之後,端親王就寫信向承聖帝舉薦王安石。
晏時玥一刻都不敢等,立刻也寫信批駁他。
數日之後,承聖帝收到了兩封信。
一封是端親王寫的,先寫了一下岸縣的情形,然後又大力舉薦王安石。
另一封是晏時玥寫的,比端親王寫的厚的多,題頭第一句話就是,“阿兄!千萬彆聽四兄瞎掰掰!”
要知道,這個時候還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
以她畫了一個怒吼的小臉,表示一定要重視。
然後她細細的,把王安石提出的種種措施一一批駁,並且預想了這些措施若真的推廣起來,會有如何嚴重的後果,措辭激烈,所描繪的情形栩栩如生,極其真實有代入感。
最後還濃墨重彩的寫了他如何懶如何邋遢。
總而言之,此人有才華、是好人,但,絕不可重用!!
承聖帝看笑了。
晏時玥這封信顯然寫的急,裡頭暴露的東西,還真不少。
承聖帝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折起來,讓人送去園子,讓明延帝看看。
明延帝問:“可是有事?”
王朝卿恭敬的垂著頭:“回太上皇,皇上沒說有事,隻說這信挺有意思,叫拿來給太上皇禦覽,皇上還說,叫太上皇一定先看端親王的,再看小殿下的。”
明延帝不解何意,也就先拿了端親王的看了看,沒覺得如何,然後又拿了晏時玥的看了。
看了兩遍,他就笑了,把信重新放回去,“朕知道了。”
王朝卿這才恭敬退下。
後話暫時不提。
此時岸縣中,端親王寫了信,讓影衛送出去之前,問了晏時玥一聲,晏時玥毫無拆他台的自覺,就也把信給了他的影衛,一起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