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逸背靠著時家,他的試錯成本極低。他當然可以肆意妄為,想喜歡誰就喜歡誰,任性地去做各種選擇,因為造成的結果他完全負擔的起,更何況大多數情況下那點損失也幾乎能忽略不計。
但顏千羽不行,走錯任何一步路都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他要考慮得很仔細,和時逸的關係並不是兩個人的意願那麼簡單,時逸是在代替時家向他伸出橄欖枝。
反而是他們的感情讓這個簡單的問題變得紛繁複雜了起來。
他仿佛回到了當初在咖啡廳的情景,時逸對他提出的誘人邀請,他當時就有所意動,因為這對於他的計劃來說絕對是最快最短的實現路徑了。
不知道時逸的這個提案究竟有幾分誠意,是處於什麼目的……放在當時因為對他所知甚少所以擱置的方案,現在又有了重新考慮的價值。
憑借時逸對他的偏愛,很快就能站穩腳跟,無論是話語權還是資源傾斜都能輕易拿到,有了這層關係再加上時逸本人的幫助,他的計劃肯定能更好的執行,甚至提早達成目標也說不定……
然後呢?
這種優越到仿佛夢幻一般的條件,怎麼可能沒有潛在的風險。
寄托在“感情”這種難以捉摸飄忽不定的不穩定因素上,計劃真的能順利進行嗎?到底要怎麼約束這種東西?
時間久了他失去興趣了怎麼辦?萬一突然喜歡上彆人了呢?如果他被安排了聯姻,那自己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處境?
也許會花費數年,也許是十年或是更久,自己會被牢牢地綁在時家的利益鏈上。可一旦時逸變了心,資金的源頭卻還握在他的手裡,那自己多年經營的東西就可能瞬間變成泡影。
被耽誤個十年,成功概率隻會更加渺茫,到時候一切重頭再來,那計劃也基本可以宣告破產了。
自己和時家相比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彆,不可能正麵抗衡,這一點顏千羽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認為如果起了衝突他能討到什麼好處。
現在的他再也不可能把時逸當作一個普通的合作對象了,他做不到,時逸也同樣如此。
我要選擇他嗎?
這個念頭的湧現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