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時候一打仗就是幾百萬人?
很簡單,後勤的民夫也算在內。
又為什麼一打起仗來就鬨饑荒?
青壯年都去運糧草了,地裡的麥子沒人管,全爛在田裡。
說到底,都是交通不便。
你想,一車大米能裝多少?
按一車五石算,從南京運到漠北,路途遙遠,至少得兩三個月。
這兩三個月,運糧的民夫得吃飯吧?
護糧的士兵也得吃飯吧?
五石糧食,到了戰場,也許就剩兩石,甚至一石。
這麼一算,朝廷就算撥出一萬石糧,到地方也就剩下兩三千石。
打仗的時候,沒人種糧,大家全在吃糧。
想到這裡,朱壽微微一笑,說:"所以啊!要富裕,先修路!"
"如果朱老前輩對基礎設施建設感興趣,我也可以幫您找門路。"
"前提,您得說服皇上。"
朱壽也察覺到,這位老前輩對航海不怎麼感興趣,倒是很喜歡戰爭。
難道,這老前輩還想趁戰亂撈一筆?
想到這裡,朱壽微微一笑,心想:也不是不行。
隻要有賺頭,人血饅頭他也咽得下去!
果然,朱棣來了興致。
他眉頭緊鎖,看著朱壽問:"你有辦法?"
"當然。"
朱壽拍了拍胸口。
緊接著又說:"實不相瞞,我還有個身份——發明家!"
一旁的朱瞻基一聽,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朱壽瞪了朱瞻基一眼:"大人說話,小孩少插嘴!"
朱瞻基一聽,臉都氣白了!
心想著,你看著也沒比我大多少啊!
但朱壽完全沒理會朱瞻基,而是繼續盯著朱棣,說:"老前輩,您知道什麼是軌道嗎?"
"軌道?"
朱棣愣了愣,說:"聽說東瀛有巫師,擅長詭異法術。"
"哎呀,軌道!那個軌道!不是你想的那種詭異!"
朱棣想了想,忽然恍然大悟:"哦!你說的是車同軌的軌?"
"對!"
朱壽點頭道:"我有個想法。"
"用兩條寬約三寸的金屬軌道,短時間內就能把糧草或士兵運到前線。"
朱棣還是一臉迷茫。
朱壽見狀,拿起筷子在桌上畫了幾道,說:"我把它叫做,鐵路!"
"這鐵路建好了,一天能跑千裡!"
"一天跑千裡?"朱棣想了想,道:"嗬嗬,那八百裡加急的信,也是這般。"
"那得累死多少馬啊。"朱壽翻了個白眼,說:"而且一匹馬隻能馱一個人。"
"我說的這鐵路,如果建成了,說不定能裝載幾千石,甚至幾萬石的糧草,同時保持日行千裡!"
"什麼?!"朱棣一聽,直接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