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招募昆侖奴來修鐵路?(1 / 2)

那就行動起來!

朱壽注視著麵前的朱棣,沉聲說:“老爺子不就是關心鐵路的事嗎?”

“容易,我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

“先投入二十萬兩銀子,建一座煉鐵廠,再投三十萬兩,開采鐵礦!”

“朱老爺子能搞定修路的許可,挖礦的批文想必也不在話下吧?”

朱棣望著朱壽,慢慢點了頭。

朱壽接著笑道:“然後,用剩餘的五十萬兩,招募工人,建造鐵路!”

“當然,這點錢遠遠不夠修完整條鐵路。”

“這五十萬兩隻是開頭,是為了讓您,讓朝廷,看看成效。”

“五十萬兩隻夠從應天府鋪到鳳陽府。”

“一段很短的距離。”

“要通到順天府,至少需要三百萬兩銀子。”

朱棣緩緩點頭,道:“我最多能出一百萬兩。”

“但我相信,一旦第一段鐵路完工,世人看到成果,你得到的投資會絡繹不絕。”

朱壽點頭同意:“確實如此。”

“但現在,大明還有個問題。”

“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朱棣皺眉道:“但說無妨。”

朱壽開口:“工人的問題。”

“修鐵路,不僅是燒錢的大項目,更是耗人力的工程。”

朱壽記得,在後來的時代,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時,犧牲了一萬多華人勞工。

那些華工還是最便宜的勞動力。

朱壽清楚,如果用大明的工人,每個月至少得給人家五錢。

一個月五錢,一年就是六兩銀子。

修建鐵路有多辛苦,朱壽心裡有數。

華夏地域廣闊,地形複雜。

遇到山川河流,鐵路要求高,不能九曲十八彎。

碰上山,得鑿洞。

遇著河,得架橋。

碰到峽穀峭壁,也得迎難而上。

這麼艱辛的工作,一年六兩銀子太少了。

萬一出事,還得賠償撫恤金。

更關鍵的是,想快點建完鐵路,必須雇足夠的人手。

想到這裡,朱壽說:“鄭和下西洋,最遠到了索馬裡,那地方全是未開化的外族人。”

“那幫外族人在索馬裡連飯都吃不飽。”

“整天住在山洞、茅草屋裡。”

“不知……鄭和大人有沒有想過,把那些索馬裡人帶回來?”

朱棣一聽,眉頭緊鎖!

他明白,朱壽說的是昆侖奴!

但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奴隸社會了。

想到這裡,朱棣搖搖頭:“你想讓大明倒退嗎?”

“怎麼?還想讓昆侖奴無償勞動?”

朱壽忙擺手道:“哎呀!您逗我呢,老爺子。”

“我像是那種狠心人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