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視線受阻,船隊間隻能靠呼喊傳遞信息,好在海麵安靜,聲音得以清晰傳達,隻是彼此的船隻隱於霧中,難以看見。不久,多數船隻降帆,靜待霧散。
艙內,朱壽審視著航海圖:“我們現在到哪兒了?”
經驗豐富的宋立湊近細看:“不出所料,我們已接近一座無名小島。”
他指著地圖一角:“島上有個小漁村,陸大人若有意,我們可以派小船探索,如能找到,可以先控製這個小漁村。”
朱壽沉吟片刻,點頭同意。他關心的並非漁村本身,而是戰略考慮。若從舞鶴登陸,沿途島嶼必須控製,以免敵方利用後方通道切斷援軍,使大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想到這裡,朱壽果斷決定:“好,按你說的做。記住,沿途島嶼,一個都不能放過。”
“明白!”
小舟隨即從寶船四周散開,朱壽派遣了約一千人去探尋島嶼。
與此同時,張武領著隊伍向北航行,穿越迷霧,最終發現了一座小島。張武興奮不已:“找到了!”
每艘小舟載十人,張武率八舟前往。一到島邊,便派一艘船回去報信,自己則帶領八十名士兵登陸。
島上規模不小,遠處炊煙嫋嫋,顯示著島上有居民。穿過一片田野,張武心中激動,這是他首次踏上倭國土地。
突然,張武注意到前方稻田裡有人勞作,連忙揮手示意隊伍靠近。那人察覺背後動靜,驚恐萬分,欲逃之夭夭。
中島三郎用日語高呼:“等等!我們不是敵人,是朋友!”
老人聞言停下腳步,轉身好奇地望著中島三郎:“年輕人,你們這是做什麼?”
“老人家,我們是從大明來的,我們的目的就是解放你們,讓你們過上大明百姓的生活。”
老人聞言,摸了摸頭,似乎不敢相信真有人願意拯救他們這些底層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