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這一連串舉動,讓現場眾人心裡都不由得泛起一陣異樣。畢竟,用一個小女孩的性命去脅迫一位父親,這絕非一般人能下的狠心。朱壽之所以能這麼做,並非他鐵石心腸,而是……他肩上扛著的是身後兩萬人生死的重擔,總不能為了一個孩子,犧牲掉那兩萬條同樣寶貴的生命,他們也是彆人的兒女,彆人的父母。
片刻沉吟後,朱壽起身宣布:“帶好這兩人,其他人也一並帶上,趁著濃霧已散,即刻起程。”
“遵命!”
“另外,留五百人在此駐守,把城堡上的旗換成我大明的旗幟。”
“遵命!”
言畢,朱壽率領大軍返回船上,帆起航開,船隊緩緩駛離。
夜幕降臨,朱壽突然走出船艙,拍了張武的肩:“張武,有個任務交給你。”
張武點頭:“大人請吩咐。”
“把那兩百多俘虜,處理掉。”
“我們沒有多餘的精力照顧俘虜。”
張武聞言一怔,旋即默默點頭。在這浩瀚大海,加之夜晚的寒冷,一旦落水,生還無望。儘管張武痛恨倭寇,卻未曾想過要殺害俘虜,但軍令如山,他隻能執行。
深夜,各船上傳來陣陣哀嚎與絕望的呼救,張武毫不手軟,帶領手下將俘虜儘數拋入海中。
嘩啦!嘩啦!一條條生命消失在波濤之中,天明之前,他們將不再存於世間。戰爭殘酷,無人會對一群士兵的遭遇表示同情。
……
次日清晨,船隊繼續前行,幸運的是,途中並未遭遇風暴,平靜地度過了一周。船隊緩緩接近舞鶴附近的一個小海灣。不遠處的哨塔上,東瀛士兵察覺異常,連忙吹響警報。不久,岸邊聚集了大量倭國軍隊,但當他們望見海平麵上密密麻麻,多達五十艘寶船的艦隊時,心涼了半截。他們深知,憑自己根本無法抵擋。
指揮官果斷派人趕往京都府向足利義滿彙報,同時留下五百人作為敢死隊,掩護其他人撤退。麵對如此龐大的艦隊,抵抗隻是徒增傷亡,保存實力才是上策。
朱壽見岸上僅有數百人,未動用火炮,直接下令登岸。無數小船緩緩駛向沙灘,不久便成功登岸。那五百名東瀛武士發起了決死衝鋒,然而,僅一回合,幾乎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