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喬儀清背著箱籠走出了吳冕觀的祖宅。
寧采臣和聶倩跟在後麵相送。
寧采臣麵露擔憂道:“喬兄,你當真要孤身一人去郊外溫書?”
喬儀清笑道:“吾之行囊都已備好,豈還是玩笑之語?寧兄莫要擔心,我已在郊外尋得一處僻靜處,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遠送了。”
喬儀清略有深意的看著寧采臣道:“距離今秋大考還有一月有餘,寧兄也應當好好努力才是。”
此時寧采臣牽著聶倩的手,尷尬的想抽回,卻被聶倩用力抓住。
“我會努力的,喬兄保重。”
“保重!”
喬儀清帶上鬥笠,背著箱籠,轉身便往城外大步走去。
寧采臣看著喬儀清的背影,有些羞愧的道:“喬兄雖然沒有明,此次外出,也是在責備我們吟詩作曲,太過荒廢功課。”
聶倩抿了抿嘴道:“明日我便督促寧郎用功讀書。”
“還等什麼明日,我這便去溫書了!”
寧采臣轉身就往書房走去。
……
京城郊外,有一處破敗廢棄的老宅子。
這裡雖然破敗,但是仍能遮風擋雨,是個讀書的好去處。
喬儀清到了這裡,先是簡單收拾了一下,便已經到了傍晚。
他隨口吃零乾糧,便提著水桶去不遠處的河邊打水。
正當喬儀清打好水,準備離去時,轉身竟然看到一個女子突然來到他身邊。
這女子頰如粉霞,麵如桃花,明眉皓齒,氣質非凡,猶如仙女下凡。
喬儀清看著她竟有一絲入神,但是很快就恢複了清醒。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況且喬儀清心無旁騖,一心隻讀聖賢書,見到陌生女子靠近,立刻加快腳步往回走。
這女子看著喬儀清徑直離去,麵露慍色,眼中閃過一絲綠光。
第二日,喬儀清早早的起來晨讀。
到了中午便架起火爐,在院子裡煮起粥來。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破屋竟然又來了一個訪客。
來人是個書生,如同喬儀清一樣,背著箱籠,提著行囊。
那書生看到喬儀清在煮粥,突然笑著道:“我當隻有我一人發現這麼個
讀書的好地方,不曾想竟被兄台捷足先登了。”
喬儀清一聽這話,就知道這書生也是打算在此清靜之地讀書的。
於是喬儀清起身相迎:“既然同時尋到此處,便是有緣。此處空房頗多,你我二人在此還能辯辯經義。”
書生便大步走了進來,拱手道:“在下林堂,字歸雁,魯東人。”
“喬儀清,字明義,會稽郡人士。”
兩人互道姓名後,林堂便將行囊放在地上,看著喬儀清正在煮著的粥問道:“喬台每日都自己做飯?”
喬儀清點零頭道:“獨身一人,無暇分身,僅求裹腹即可。”
林堂笑著道:“那喬兄以後便不必擔心了,我舅舅每日會差仆人送來吃食,到時你我二人一同用餐即可。”
喬儀清連連推辭,但是林堂仍然堅持,最終二人約定大考完後,喬儀清做東請林堂去京城的醉仙樓吃一頓。
到了傍晚,果然有仆人給林堂送來吃食。
林堂便分與喬儀清,並吩咐日後吃食按兩饒份量來送。
吃罷晚飯,林堂要出門散步,喬儀清自己留在屋裡讀書。
林堂走著走著,也走到了昨日喬儀清去的那條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