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冉冉的知識麵這麼寬的嗎?】
【明明覺得哪裡不對,但又感覺好有道理的樣子。】
【抑鬱=抑欲?好像也能說通。】
江冉冉這一期走起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路線,連向暖都被震驚了。大家更是對這個瓜娃子的“通透”讚歎不已。
“你不懂彆瞎說,抑鬱是種病!”楠楠嘟著小嘴堵到了冉冉麵前,像是嚴肅的老師在糾正小朋友的錯誤。
“那你說他得病的原因是什麼?”暖寶也下場了,一下站到了冉冉身邊:“還不是喜歡的東西得不到?”
楠楠一掐腰就要辯駁,可嘟了嘟嘴又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隻有兩個小眼睛瞪得圓溜溜。
好家夥,怎麼還起了“學術糾紛”?眼看話題就要跑偏,張導演趕緊提醒大家今日的任務主題。
程銘也立馬行動起來,一邊引導大家向貓舍出發一邊介紹著站內的情況。
“我們的參觀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從‘不好’到‘好’來看,一條是從‘好’到‘不好’來看,大家可以選擇一條。”
進入貓舍之前,程銘還賣起了關子,先給大家出了一道選擇題。
“這個不好和好是指什麼?”陳嘉玉問道。
“是這些小動物的狀態。我們現在要去的是喵屋,大家可以從一隻流浪貓最初被送到這裡的樣子到最後我們救治的樣子這個順序來看,也可以反過來,先看最好的狀態,然後再看他們沒有被救治的樣子。”
哦——大家異口同聲的回應,忽然都尷尬地笑起來。
“讓孩子們選吧。”向暖提議到。
幾個孩子麵麵相覷,卻一時拿不定主意。
“怎麼選體現了孩子們的內在性格和思維方式,這個環節設計的特彆好,彆看這是一件小事,卻映射出這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的東西。比如說楠楠,我就知道她肯定會選從不好到好,這是她從小規劃、分析、反思、總結這樣一種生活習慣的體現。”
何荷對著鏡頭,開始了她職業性的“解讀”。果不其然,楠楠已經印證了她媽媽的結論。
【突然感覺被人一眼看破,毫無驚喜反轉的人生好無趣啊。】
【何教授分析的很到位,但我怎麼覺得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一切儘在掌握,不逾矩、不脫軌,這個真的好嗎?】
【楠楠是她媽媽的理論成果。】
原本應該是展現專業、精準的一番話,竟然在直播間翻車了。節目組都沒有預料到,心理專家不吃香了嗎?
再看四位萌娃,最終分成了兩極,楠楠和暖寶選擇從壞到好,而冉冉和程橙則反其道而行。
“你們看這兩組孩子,是不是性格差不多的在一起?”何荷笑著看向大家,一切儘在掌握之中。
“平時楠楠做什麼你都喜歡觀察分析她嗎?”許娜茹半是好奇半是無奈地問道。
“當然,小孩子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那我們是要兵分兩路嗎?”向暖似乎沒聽到許娜茹和何荷的對話,一心專注在任務上。
“對,我們會尊重孩子們的選擇。”
兵分兩路,楠楠和暖寶兩家跟隨另一位工作人員出發,剩下的人則由程銘繼續帶路。
“你們平時喜歡小動物嗎?有養自己的寵物嗎?”
程銘和兩個孩子聊天活躍著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