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玄跟嫻妃在說起此事的時候。
福華長公主也已經跟貞光帝與袁皇後說完今日自己的來意了。
她今日來宮裡,是為兩樁事。
頭一樁,就是給明錦解除與顧長玄的婚約,至於顧長玄日後要不要娶明瑤,這就是他們的事了。
福華長公主也懶得管。
她雖然沒那麼喜歡明瑤,但也不會故意去破壞這樁親事。
至於這第二樁,則是福華長公主想給明錦求一個縣主的恩典。
要是明錦當年沒失蹤,這事其實早在當年她五十歲生辰的時候,就該籌辦起來了。
對於請封一事,貞光帝自是不會有什麼意見。
姑姑第一次開口求點什麼,他也不好拒絕,何況縣主也不是什麼多大的爵位,每年的封邑也就那些,不過是給女兒家的臉麵罷了。
小姑娘漂泊十年。
如今回來,外麵風言風語不少,姑姑這樣做,也就是想抬一抬這孩子的身份,讓這孩子日後能夠少被旁人多加議論。
隻是這親事——
貞光帝麵露遲疑,他看著福華長公主問道“姑姑真的不再考慮下?朕這幾個孩子中,老四沒得說,人能乾,後院也乾淨,嬿嬿嫁給老四,您應該放心才是。”
“至於外頭那些風言風語,您也不必管。”
貞光帝以為她是在擔心外麵的那些言論,安慰道“朕原本這婚就是賜給嬿嬿的,沒人敢說什麼。”
就連袁皇後也在一旁幫襯著給顧長玄說好話。
“陛下說得沒錯,長玄這孩子是沒得說的,嫻妃性子又好,姑姑真的不再考慮下嗎?”
福華長公主何嘗不知道顧長玄在眾位皇子之中,無論品性還是身邊,那都是沒得說的。
但自家孫女不喜歡,有什麼辦法?
她也隻能笑道“陛下就當可憐可憐老身,老身好不容易才把孫女盼回家,還想多留她一陣子呢。”
“四皇子今年也二十了,老身也沒這個臉讓四皇子乾等著。”
她都這麼說了,貞光帝也不好再勸。
勸多了,倒像是他家老四多不好、多缺人嫁似的,他點頭答應了。
“那就聽姑姑的。”貞光帝這樣說。
他還有彆的事要做,也不好一直陪著她們乾坐著,這會事情解決便準備走了。
“旨意回頭朕讓內務府送到侯府去,你再陪著姑姑多坐會。”貞光帝跟袁皇後交待一句之後,便在二人起身目送下,先離開了未央宮。
貞光帝走後。
袁皇後便陪著福華長公主繼續說話,等明錦回來。
而離開未央宮的貞光帝,出去之後先問了忠寧一聲顧明珩去哪了,知曉他已經出宮,貞光帝也未多言。
他原本準備回保和殿處理公務。
聽說顧長玄來了,去看嫻妃了,他想了想,正好有事與他們商量,便往嫻妃所在的興章宮走去。
那邊母子倆剛說完婚事一事。
聽說貞光帝來了,母子倆立刻恭迎出來。
貞光帝走到興章宮時,就看到候在殿外的母子倆。
“怎麼站在外麵?”貞光帝這話是跟嫻妃說的。
嫻妃身子不好。
貞光帝從前就免了她親迎的規矩。
但嫻妃重規矩,隻要貞光帝過來,她每回還是照舊在外麵恭恭敬敬地迎接他。
此時聽貞光帝這樣說,嫻妃也隻是柔聲回道“就幾步路,今日天氣好,也沒風,臣妾喜歡在外麵等著您。”
貞光帝一聽這話,自是龍顏大悅。
嫻妃不是他最喜歡的女人,無論是出身還是相貌,在這後宮裡,她都算不上出色,但貞光帝卻很喜歡來她這邊。
除了嫻妃身上這一份書卷氣和才情,自然還有她的體貼懂事。
不會恃才傲物,也不會恃寵而驕。
就跟老四一樣。
“進去吧。”貞光帝握著嫻妃的手,輕輕拍了拍。
餘光一瞥剛要告辭的顧長玄“你也進來。”
“好不容易來看你母妃,多陪她一陣,彆急著走。”
顧長玄自是不會推辭,輕聲應了“是。”
貞光帝和嫻妃走在前麵,顧長玄跟在二人身後。
剛進去,容雨給貞光帝上了茶。
貞光帝喝完一口之後,忽然問“安成呢?”
嫻妃一聽這話,臉色難得顯出幾分暗色,卻未等貞光帝瞧見,便柔聲笑道“讓她在自己宮中繡花呢,也是大姑娘了,總不能一直胡鬨。”
母女倆昨日又吵了一架,自然還是因為那明景恒的緣故。
嫻妃怕她又往外跑,便把人拘在自己宮裡,讓人嚴加看守,省得她又往羽林衛那邊跑。
隻不過這一番話,自然是不好跟貞光帝說的。
貞光帝倒也沒多想,點了點頭,說“繡花好,女孩子也是該文靜一些。”
他說完便喝了口茶,然後便跟母子倆說起自己的來意。
“今日姑姑來宮裡了。”
嫻妃和顧長玄暗自對了個眼神。
以為貞光帝是要說起親事一事,嫻妃心裡想著該怎麼把這親事弄圓,嘴上卻笑道“臣妾也聽說了,本來想去給姑姑請個安,卻怕擾了她跟皇後娘娘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