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子已經無礙了,明日去法華寺吧。”餘嬌出聲道。
餘啟蟄頷首,“好。”
兩人在院中又站了一會兒,才回了房,見宋氏和餘茯苓在縫補餘嬌白日拆洗的被褥,餘嬌也在針線筐裡翻找出針線,幫著她們一塊縫褥子,雖然她的針腳歪斜,但是自家屋裡用的東西,針腳醜些也無妨,餘茯苓一邊取笑一邊教她。
餘夢山坐在一旁搓線繩編漁網,餘嬌前幾日提過一嘴,燉魚湯能補身子,宋氏舍不得在鎮上花錢買魚,餘夢山打算自個兒去山腳下的河裡捕魚。
聽著三人的說笑聲,他黝黑的臉上也帶著笑意,一室溫馨和美。
餘嬌埋首縫了一會兒褥子,想著適才的星象,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餘茯苓提到了張氏在飯桌上與趙氏吵嘴的事兒,“爺奶是太偏心三房了,我都替大伯母委屈,穆老爺送來的緞料是給餘嬌的,三房直接占了不說,還到處顯擺,知舟哥和小弟都多少年沒做新衣裳了。”
餘嬌想到餘啟蟄身上破舊得已經磨了袖口的長衫,出聲問道,“明日咱們去法華寺,要從鎮上過嗎?”
餘茯苓搖了搖頭,“不路過,從王莊走北路更近一些。”
餘嬌頷首,想著等從法華寺回來再去鎮上扯布料,到時多買些布匹,給二房一人做一身衣裳。
她那日雖將銀票撕了揉了,但其實留了心,並未真的扯爛,展平後一直壓在書頁裡,去錢莊應是不妨礙兌換成銀子的。
宋氏跟餘夢山囑咐道,“老三夫妻倆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要是喊你幫忙,能幫就幫,營生的事兒你彆跟著摻和。”
餘夢山點頭,“我曉的。”兩手麻利的將幾根搓好的線繩打了結,編製出網狀來。
餘嬌見他手這麼巧,思忖了下,出聲道,“今夏雨水多,過兩月入了秋應還少不了要下雨,夢山叔不如和大伯一起製些油紙傘去鎮上賣,也是一項營生。”
方才她卜算了下星象,隱有雨災之兆,連日來,雨水多的確有些不像話,餘嬌不免有些擔憂,好在青嶼村的地勢不算低窪。
餘夢山聽她這麼提議,眼睛一亮,油紙傘做起來並不難,山腳下有一片竹林,多削些竹篾和傘骨便可。
“隻是傘麵需繪畫圖案,我和大哥雖識字,作畫根本不成的。”餘夢山有些犯難的道。
“這點無需擔心,我和知舟都能幫忙。”餘啟蟄不知何時從裡間走了進來,出聲道。
餘夢山有些不大讚同,“眼看著就要鄉試了,不能耽誤你們讀書。”
餘啟蟄道,“不妨事的,爹你不妨先去問問大伯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