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儒海半天沒吱聲,許久才道,“是個不錯的營生。”
張氏聞言,喜出望外,以為老爺子同意拿錢了。
誰知餘儒海緊接著又道,“隻是眼下家裡正是用錢的時候,三個哥兒需請縣學有名望的夫子撰寫舉薦信,是筆不小的花銷,你們三弟的豬肉攤子又剛開始做,雖今個開張掙了錢,但日後行情如何卻很難說,我手裡雖有銀錢,但謹書三人的保舉名額定不下,卻是萬萬不敢再動的。”
老爺子抬出三個哥兒鄉試的保舉名額來說事,張氏還真不好再糾纏著要錢,畢竟知舟能順順當當的鄉試才是頭等大事。
但老三開豬肉攤子時,老爺子可沒拉出這檔子事做借口,倒是爽快的給了銀錢,說到底還是偏心罷了。
張氏也沒想著能從老爺子手裡要出銀錢來,她心中另有盤算,老爺子拿這話應付她,也算是正中張氏下懷。
“既然爹這麼說,我們心裡也能體諒。”張氏看向餘嬌,朝她眨了眨眼睛,以商量的口吻道,“孟丫頭,你手裡的銀錢我們能不能借點來用?等賺了錢便還你。”
餘嬌提出這主意的時候,便打算拿錢幫襯大房和二房做這個,索性也花不了幾個錢。
此刻見張氏使眼色,她雖不知張氏是什麼意思,但接話道,“借錢自是成的,隻是大伯母需得……”
張氏沒等她說完,直接插話打斷,旁若無人的道,“你放心,伯母懂,油紙傘的營生從你那裡出本錢,等賺了錢分你五成。”
餘嬌本不是這個意思,聽張氏這話似是說給餘儒海等人聽的,便沒再作聲。
張氏已又朝餘老爺子道,“爹,三弟豬肉鋪子是從公中出的錢,他賺錢上交公中五成是應該的,我們這油紙傘的小買賣本就賺不多錢,又分給了孟丫頭五成,可就沒法子再往公中上交了。”
張氏將話說的圓滿,餘儒海甚至沒處指摘,他心裡卻不大高興,不由的瞥了餘嬌一眼,如今一個二個的竟都想著攢私房錢,都是她起的這個頭。
“要真能賺錢,該孝順爹娘的,我們也不會少。”張氏笑著又道。
話都讓張氏給說了,餘儒海隻得道,“既如此,你們就先試試。”
這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大房二房心裡算是落了定,用過飯後,餘嬌跟宋氏商量了下,她出本錢,那五成抽成不要,若是賺錢,隻需還了她本錢,餘下的大房和二房五五分。
宋氏跟張氏說了餘嬌的意思,張氏心中感念餘嬌的好,跟餘樵山商量了下,最終定下了與二房四六分成。
餘嬌念著慧覺大師圓寂,餘啟蟄心情應不太好,便也沒去他房裡練字打攪他。
餘茯苓卻惦念著餘嬌要回娘家的事兒,溜進餘啟蟄房裡,跟他說了柳三娘母子的事兒。
翌日,餘啟蟄與餘嬌道,“我跟你一起回孟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