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正常的騎兵衝陣方式,其實也算是排序整齊的衝鋒隊列,但是中間會存在一定的空隙。
而牆式衝鋒卻要求所有人隊列密集整齊,而這一種衝鋒方式優點也很明顯。
純粹的牆式騎兵,很多隻是裝備馬刀的輕騎兵,這一點機動性就極強,而且要求直來直去,速度上得到極大增幅。
但考慮到下邊人除了李文輝舊部能玩得動馬背刀術之外,餘下人短時間很難形成有效規模,隻能退而其次,選擇更簡單的長槍衝刺戰術。
打法上更加接近古老,畢竟馬刀配牆式衝鋒戰術更適合於近代戰場。馬刀更能斬殺敵人的有生力量。
揮砍自如比直來直去的槍騎兵要更靈活,殺傷力更大。
當然國內古代時期的槍騎兵有一些能把長槍玩出花的,可那種都是精銳培養起來太難了。
趙銘需要大家佩戴長槍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端著,穩穩的端著,然後借助馬匹的慣性衝勁刺穿敵人。
所以在長槍方麵,戰法上更傾向於古代西方中世紀的騎兵長槍戰術,沒有多少技巧性可言,簡單但是實用。
趙銘對他們的要求也不高,幾天的功夫,訓練出多麼厲害的牆式騎兵不太現實。
雖說牆式騎兵訓練簡單,但也不是真的那麼簡單。
牆式騎兵最需要訓練的就是紀律,還有意誌力,不然一旦出現一個臨戰退縮之人,可謂是滿盤皆輸。
這種騎兵的特點就是不能退,不能退,有進無退,把一切都托付給身邊的兄弟,相信身邊的弟兄們。
趙銘有時候都懷疑,這牆式衝鋒是不是和三國時期的白馬義從有些相似。
精銳的牆式騎兵,不僅需要極高的紀律,意誌力,還需要把控奔跑節奏。
什麼時候蓄力,什麼時候發力,什麼時候衝鋒那都是有講究的。
不然跑到半途,馬力衰竭了,這可就落了下乘。
而如若能滿足所有條件,一支真正的精銳牆式騎兵,那將是戰場上的利器。
哪怕在近代火器時代的戰場上,牆式騎兵依舊綻放出一段時間的光華。
這點可以參考,澳洲牛仔衝鋒土雞的機槍陣地。
麵對火力強悍的機槍陣地,幾乎做到了僅僅六十人傷亡就取得了大勝,俘獲近千敵人,繳獲了大量軍械。
而這還不是最強的牆式騎兵。
要知道在當時普魯士時期,當時的國王就曾經對牆式騎兵有著近乎魔怔的細節要求。
在他的不斷摸索之下,他的牆式騎兵,在衝鋒訓練中的奔跑距離已經接近了騎兵物理上限。
他對騎兵的步態,還有節奏把控都到了變態的地步。
以至於普軍在衝鋒過程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接近每秒十米的可怕程度。
完全是不顧馬力,變態般的專研衝鋒速度,就像是一台疾馳而去衝過去的火車。
趙銘要求沒那麼高,隻需要勉強能做到集體式衝鋒就行。
三天的時間能訓練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騎兵是底牌不假,但絕對不能作為主要手段。
臨近傍晚時分,趙銘已經離開馬房來到城牆上。
這還是趙銘第一次登上安平縣城牆。
城牆高度不算多高,算上女牆,總計約莫六米高。這在一些繁華縣城之中絕對是低矮的代表。
底寬約九米,頂寬為兩米,考慮到女牆寬度,實際寬度僅有一米五不到。
牆體通體都是由一些黏土和磚石砌成,質量還算不錯,不會因為說雨季來臨,城牆會有垮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