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江春將一背簍蛤~蟆菜放豬圈頂上晾曬,曬不下的隻能鋪院子裡了。因昨日挖的時候姊妹兩人就已經甩乾淨泥沙,江春此次就不再沾水洗了,直接鋪開來曬。中途還去翻了兩遭,大人們都道這蛤~蟆菜喂豬豬都不愛吃,她還費了老大勁折騰。
江春也不解釋。
隻她發現個問題,江家的大家長江老伯和王氏高度集~權。
光自己已跟著去賣過兩次螃蟹,前前後後入賬也三四兩銀子了,但除了買些不得不買的口糧外,王氏均舍不得多花一文錢,更彆說幾個小的都惦記著的糖糕了……哪怕是她這個“大功臣”,一分辛苦錢也沒落到手。雖然她也沒到用得著錢的時候,但三十出頭的芯子,早就習慣了經濟獨立和自由,自是不能忍的。
此外,除了賣菜,江家是真沒什麼進項的,但每集賣菜王氏都是自己去,錢回來了有多少也隻她一人曉得,幾個兒子兒媳跟著忙碌了一整年,基本摸不著一文錢……過日子嘛,小家庭總有要花錢而大家長不讚成的時候……被掣肘成這樣,從小深諳女性獨立之道的江春也是接受不了的。
於是,她打算給自己掙一個小金庫。
這日曬到傍晚,江春依舊叫上文哥兒,兩人又悄悄去了一次蛇水彎,挖回一背簍蛤~蟆菜來。
接下來兩日,江春幫著做完家中活計後,總得抽時間來翻翻曬曬。曬到後期,中午日頭太烈容易曬脆,一脆就容易碎成末,江春隻得每日早晨拿出去,中午收回來,到傍晚又拿出去,完了還得往屋裡收攏……眾人皆道春丫頭勤快,雖然這樣的勤快在他們眼裡就是白費功夫。
不光要打理自己的蛤~蟆菜,江春還得趁無人時領著兩個小的去挖螃蟹,江家可沒人會忘記第二日迎客樓就要來人收貨了。
因為江春賣菜居然比王氏自己還多得了十三文,王氏自是放心將賣菜的活交給她。隻約定好每集家來要報賬給大家長聽,雖然仍無“辛苦費”,但隻要有能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她也樂得如此。
第二日,天還灰蒙亮,三叔挑上滿滿兩筐菜蔬,江春將幾日來曬乾的蛤~蟆菜裝背簍裡,約有十來斤,背著也蠻重。二人將將要出門,迎客樓掌櫃就帶著夥計上門來了。
幾人幫著稱好三十二斤螃蟹,收了一千六百文後,江老伯又幫著夥計把螃蟹挑到村口牛車上。掌櫃知曉他們叔侄二人要往縣裡去,隻道讓跟他坐牛車去就行,不用麻煩大人另送一道。眾人一想也是,這雇來的牛車寬敞,坐著舒坦,待白日間趕集回來,這個把時辰的路上多得是村人,她一個人家來眾人也自是放心的。
小江春樂得獨自一個人出去上街嘞,脫籠的小鳥誰不想做。
待她坐著牛車到縣裡時,倒與平日趕腳程的時間差不多,掌櫃的將她送到菜市後,拉著東西又忙生意去了。
江春自家選了與上次差不多的位置,將韭菜和豆角擺開來。有上次的“深刻印象”,婦人們見這白皮粉麵的小姑娘又來了,自是優先光顧她的生意。
不消好久,太陽冒出來個把時辰,十二斤多的韭菜並八斤豆角就賣完了,共得了七十二文錢。
江春小心將錢貼身裝好,收拾乾淨攤位,背上蛤~蟆菜往熟藥所去。
今日熟藥所外等著賣藥的人更多了些,因都是采藥人,采得多是些當地的道地藥材,自是些值錢的。像江春這樣采尋常賤價的倒是沒幾個,她打量一圈,隻自己獨個是帶車前草的,自是放心了些。
排了一刻鐘的隊,才見兩名小青衣來開門。
大家按著順序往裡推進,因辨驗藥材是細致活,不容分毫謬錯,每個人費時都不少,待輪到江春時,已經是兩個時辰後了,將要到午飯時間。
江春看那小青衣已經有點兒心不在焉的樣子了,忙自己主動倒出車前草來,因昨晚就已按照大小分出兩堆來,今日倒也方便。
小青衣見她個黃毛丫頭,沒片刻就整整齊齊分落出兩堆來,已經是驚奇了。再細看她分揀出來的車前草,棵棵勻淨,枝葉整齊,沒有毛邊毛腦的,泥沙也處理得乾淨,給自己省了好些功夫,自是給她開了不錯的價錢——大的那堆十八文一斤,小的那堆也給到了十六文。
過完稱,大的有八斤四兩,小的也七斤二兩,另一花白胡子的老先生劈裡啪啦算盤一打,給她開了個寫著“江氏,二百六十六文”的條子。
手持條子,又轉到大堂櫃台前。一中年文士打量了小江春一眼,接過條子,數下兩吊並六十六文錢,指著她按下了紅手印,方將錢遞與她。
直到將錢塞背簍裡,上麵蓋上裝菜的籮筐與麻布,江春才終於落下心來,自己終於有了穿越後的第一筆錢了。
因記著文哥兒的小圖書,江春在街上慢慢逛著,搜索著哪裡有書坊的樣子。
穿越後的江春來了兩次縣城,均隻在賣貨的南街轉過,隻見過些賣瓜果米糧的,頂多也隻是到過迎客樓。不想轉過了南街往北而上,還有一條人稱北街的,房屋低矮,青磚也顯得舊了點兒,但街道清靜不少,無牛馬聲,隻偶聞有人聲。
江春第一次發現,北街的矮屋後,是一片熱鬨的碼頭,或者口岸這類的地方。因金江縣毗鄰金沙江下遊,江麵開闊,江水不甚湍急,江麵上來往船隻也有。雖比不上煙雨迷蒙的江淮,也無郭沫若所說的“漂浮著李香君、葛嫩娘們的瘦影”,但這高原的船舶江運,卻是自成一股剛硬風氣的。
轉過碼頭也沒找著哪裡有書坊的影子,反倒把肚子轉餓了。江春隻得往小吃攤子去,看蔥油麵餅炸得正香,掏出三文來買了一個金黃薄脆的。裹上當地特有的大醬,卷起來用油紙包著吃,醬汁濃鬱,蔥油噴香,恨不得能把舌頭都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