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二嬸愛聽,她因著幾年了也沒個動靜,江興雖是對她言聽計從的,但上頭婆婆也耐不了幾年了,日後若是還無生養,那不就得全靠著姑娘了?姑娘沒有好顏色,就難尋好婆家,那她日子也不會好過。況且,若真如春丫頭說得,自己姑娘要真是塊讀書的料子,那自己更是有享不儘的好日子了……
可見,人總是這麼矛盾的,瞻前顧後,前頭還怕文哥兒搶了自家未來兒子的份兒呢,後頭又有生不出兒子的隱憂來……
此時,江春不由得想起舅母劉氏來,那個笑起來讓人如沐春風的女人。她原生娘家條件不差,婆家也是小康之家;自身外貌也算得清秀俊俏了;情商不低,為人處世亦是可圈可點;又有兩個兒子傍身,與丈夫也是相敬如賓……在這農村裡堪稱完美女性了。然,最後還是慘死他人之手。
試問,像她那般樣樣如意的女子,最後都不得善終,那這些雙商不如她、顏色不如她、家世不如她、丈夫不如她、兒子不如她的女子,生存起來又該是何等的艱辛?
在真實存在過的宋朝,前有“熙陵幸小周後圖”,後有“嘗後圖”,即使貴為皇後,仍然免不了這般折辱苦難,這世道對女子本就是艱辛的,自家不努力將主動權和選擇權捏在手裡,就隻有任人宰割的餘地。
前世外婆的例子告訴她,女子惟有自立、自強,才能擁有更多甚至絕對的選擇權和主動權。其實,自由的本質亦不就是主動和選擇嗎?
不過,話說回來,江春這樣說,亦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一麵是為了以之作杠杆,“撬起”文哥兒讀書的機會;另一麵卻也覺著江夏確是可造之材,若任由二嬸這般挑唆“帶壞”,以後也就“泯然眾人”了,甚至會累及江家的。
她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江家這群孩子走出大山,開辟更好的人生。
其實,自從穿越後,她就一直在思索,到底什麼樣的人生算“更好”呢?她也不知今日所為,對以後的他們來說,會不會是災難性的“蝴蝶效應”。
但她知道,可能對於厭惡了現代社會爾虞我詐的穿越人士來說,能享受這遠山深處的靜謐祥和就是“更好”,當然,前提是要能衣食不愁。
對於她這個前世醉心中醫,但苦於時代所限,不能一展抱負的穿越人士來說,能夠在這樣高峰的中醫環境中繼續行醫,才是“更好”的人生。
對於江家一眾這樣食不果腹、為村人親戚所欺壓的古人來說,能夠揚眉吐氣,贏得村人的尊重與敬畏,才是“更好”。
對於江家這群人生尚有無限可能的小豆丁來說,能夠吃飽穿暖長高個兒,能夠讀書懂禮明是非,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利,方是“更好”的人生。
故她不想後悔,不想在今後的日子裡想起曾有一群與她同樣境遇的孩子,因為自己沒有及時幫他們爭取,而令他們失去了能擁有選擇權和主動權的人生!當然,今後的幾十年裡,時間都會一一告訴她,她今日的選擇沒有錯,不過那都是數年後的事了,此處不表。
她在思索,江家眾人亦在思考著。在力所能及及的範圍內,能讓子女後代更出色,這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家長會拒絕。
於是,江家三姊妹進學讀書的事就拍板定下了,隻道以後軍哥兒也要讀的,今後不論誰家再生兒育女,都能有機會進學。
文哥兒和江夏雖不懂讀書要乾嘛,但那一閃一閃的星星眼和上翹的唇角,無不訴說著他們的喜悅與興奮。隻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是在他們幾十年的人生中,江家大姐給他們的第一個機會。
自說定了孩子們進學的事,有了盼頭,江家終於又找回幾分那蓋新房時的喜悅了。
王氏又“誠心誠意”往梅子箐去了一趟,找黑牛道長算了個正月初八的吉日來搬家,故這家具亦是不打不行了。
江老伯就往蘇家塘去,找了一家老木匠,打了十張雕花靠背椅子,並兩把麻姑獻壽的老太師椅,還為每間新屋預定了一張四尺八的床並雙開門的雕花櫃子,三個讀書娃的房間另各訂了一張帶書架的桌子並椅子來,雖用不起好木頭,但也算是大手筆的家具了。
因著年關近了,年貨也得置辦起來。往年江家自是不敢想的,但今年的江家,或許是為了在村人前掙回兩分麵子,或許是為了慶祝即將迎來的“揚眉吐氣”的日子,老兩口都是放開了手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