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再次觀察前麵的士兵,開口道“貴軍將士紀律森嚴,眼神堅定,雖然還沒有看到他們演習,不過我可以肯定他們都是優秀的將士。”
威斯特出身於普魯士容克軍事貴族家族,從小從事軍事訓練,對於軍隊的事情非常熟悉,而且從眼前士兵的眼裡,他看到了普魯士陸軍的影子。
李明遠在訓練士兵的時候,借鑒了普魯士陸軍的經驗,不過對於士兵的思想方麵,李明遠則選擇向他們灌輸古典愛國主義思想,
重生以來,李明遠從來沒有放鬆過,即使是一場戰鬥勝利後,他也會抽出時間為軍官講解軍事理論和愛國思想,
令李明遠欣慰的是,他的苦心沒有白費,從這些士兵的眼裡,他看出了一種叫做信仰的光芒,
一支沒有信仰的軍隊最終會滅亡,
在中國古代,士兵往往會把部隊主將當成軍隊的主心骨,軍隊主將憑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手下士兵,戚家軍,嶽家軍,盧象升的天雄軍等軍隊都是這樣。
可是這種以主將為信仰的部隊很脆弱,一旦主將陣亡,整支部隊很快會四分五裂,
失去作戰的信念。
李明遠需要的不是這樣的軍隊,他想要的是高喊著“糾糾老秦,複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的糾糾銳士。
所以李明遠提出軍功分田製,用田地激起士兵作戰的勇氣,用愛國主義作為士兵英勇作戰的信念。
滿意的看了眼前麵的士兵,李明遠開口道“威斯特先生說的不錯,他們是優秀的士兵,
他們在作戰技巧方麵可能比不上貴國陸軍士兵,不過他們的作戰信念不會遜色於任何軍隊。
他們身體裡流淌著古老秦帝國戰士的血液,在異國他鄉的逆境情況下,我相信他們會恢複祖先的血性,重鑄民族脊梁。”
李明遠有些激動道“威斯特先生不是問我如何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支英勇的部隊嗎?
我可以告訴你,是信仰,因為有了信仰,一支忍辱偷生的工人才可以在幾個月內蛻變成一支無畏的軍隊,
因為有了信仰,他們知道自己為何而戰,不是為了空洞的愛國口號,也不是為了貪汙腐敗的官員商人,
而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民族的崛起,和後世子孫能夠有尊嚴的活在世界上,不被其他人罵做東亞病夫。”
李明遠的話引起了威斯特的共鳴,德意誌地區一千年以來一直屬於諸侯混戰的地方,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飽受戰火的折磨,
而近代以來,德意誌地區更是遭受鄰國侵犯,麵積廣大的德意誌地區四分五裂,連著名詩人席勒也發出質問
:“德意誌?它在哪裡?我找不到那塊地方。”
席勒的朋友歌德則乾脆地說道,沒有一個城市,甚至沒有一塊地方,使我們堅定地指出,這就是德國。如果我們在維也納這樣問,答案是,這裡是奧地利;如果我們
在柏林提出這個問題,答案是,這裡是普魯士。德意誌在哪裡?
沉重的質問喚醒了德意誌人統一的渴望,
許許多多的德意誌人像威斯特一樣,或是加入軍隊或是進入大學為統一德意誌奮鬥。
德意誌統一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不過看到眼前這支流落在異國他鄉仍不放棄希望的部隊,威斯特眼中透漏出堅定的神色:“貴軍是一支令人敬佩的軍隊,我堅信貴軍和普魯士一樣,一定會打敗眼前的敵人,達成各自的目標。”
“作為一名純粹的軍人,我欽佩那些為國而戰的男兒們,我再此為先前對貴軍的誤解道歉。”威斯特說完一句後,緊接著對李明遠鄭重的行了一禮。
麵對威斯特的舉動,李明遠有些意外,又感覺他的舉動在情理之中,
傳統軍人之間,對於一支值得尊敬的軍隊,他們往往會表現出自己的敬意,哪怕這支部隊是自己的敵人,他們也會給予對方應有的尊重。
而現在,威斯特同樣把華人獨立軍當做一支值得尊敬的軍隊對待。
“很榮幸得到威斯特上校的認可,不過現在是小夥子們表現的時候了。”等到威斯特站起來後,李明遠笑著道。
“相信這些棒小夥會帶來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現。”威斯特道。
“大山,命令部隊,演習正式開始。”
李明遠道。
“是。”王大山轉身傳遞命令,第一混成旅下轄兩個團立刻按照訓練要求回到各自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