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士兵退去,李漢等人心情也鬆弛下來,畢竟被彆人拿槍指著的滋味可不好受。
“軍事職責所在,我能理解。”李漢和執勤士兵說了幾句,開口道:“麻煩這位兄弟幫忙通報世子殿下,我家將軍還等著我們回去報信。”……
港口這邊,威斯特和李明遠相談甚歡,威斯特笑著和李明遠握手,讚歎道:“閣下指揮才能非凡,如果出生在普魯士,一定會是一名優秀的將領。”
“德意誌統一是曆史趨勢,我相信閣下很快會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李,你認為普魯士不久後會再次迎來戰爭?”通過和李明遠的接觸,威斯特知道李明遠是個眼光高遠的軍事統帥,他既然認為自己有用武之地,肯定不是無的放矢。因此試探性的問道。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一方麵貴國利用鐵路和關稅同盟將德意誌大部分邦國綁在普魯士戰車上,另一方麵阻礙德意誌統一的主要障礙奧地利已經被貴國打敗,
所以為了最終統一德意誌,貴國一定會向控製南德意誌諸邦的法國開戰,而且我估計距離戰爭爆發不會超過三年。”
1870年,普魯士和法國因為西班牙繼承問題爆發戰爭,
在戰爭爆發前,以俾斯麥為首的容克軍事貴族主張用戰爭的方式聯合整個德意誌,於是在未獲得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允許下,俾斯麥擅自發布電報,激怒法國國王,導致戰爭爆發。
作為容克軍事貴族中的一員,威斯特也聽說過要發動戰爭的風聲,不過他卻不敢確定,
因為法國作為歐洲霸主,在拿破侖時期占領普魯士一半的國土,現在的法國雖然沒有拿破侖時期強大,也控製著南德意誌諸邦國和僅次於英國的殖民地,
麵對法國歐洲霸主般的存在,從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到普通的普魯士國民都沒有絕對把握戰勝法國,就連挑起戰爭的俾斯麥都是帶著毒藥上戰場,所以聽到李明遠的話後,威斯特雖然覺得有道理,還是不大相信。
“法國實力強大,我不認為幾年之內,普魯士會和法國爆發戰爭。”威斯特搖頭道。
威斯特級彆不高,沒有機會接觸到普魯士軍隊的核心機密,因此,他不知道俾斯麥上台後,一直在進行暗地裡的擴軍備戰,包括從秘魯購買礦產物資,發展鐵路以便軍隊調動等等……
“不,你們一定會這樣做。”李明遠自信道:“奧地利剛被貴國重創,如果等到奧地利實力恢複,貴國再發動統一戰爭肯定會麵臨奧地利和法國甚至還有俄國的阻撓,
那時候再想統一德意誌基本不可能,
而且法國並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麼強大,拿破侖三世上位以來,依靠軍隊和拿破侖的威望壓製國內日益加重的矛盾,
一旦受到重大挫敗,統治很快會分崩瓦解,因此發動戰爭的最好時機就是在三年以內,
貴國的首相俾斯麥伯爵是一個眼光深遠的政治家,我相信他會看出普魯士麵臨的形勢的。”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李明遠的一番話使威斯特明白了普魯士麵臨的惡劣局勢,也理解了普魯士在近期內發動戰爭的必然性。
“李,我還是低估你了,沒想到你會對歐洲的局勢了解的如此深刻。”
“威斯特,你知道我父親是太平天國的一個王爺,在中國時,我曾經跟隨一位知識淵博的傳教士學習過歐洲曆史,而且忠王李秀成是我的伯父,他麾下有的一支洋人部隊,我跟著他們了解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還有向他們學習各國語言。”
李明遠解釋道。
李明遠精通德語、英語威斯特已經見識過,對於李明遠說的自小和洋人相處沒有懷疑,
“李,認識你是件值得高興的事,臨走之前,我將這把佩劍送給你。”
威斯特命令手下取出一把精致裝飾的佩劍,遞到李明遠身前,介紹道:“這是我在普魯士皇家近衛團服役時長官授予的佩劍,今天我將它轉送給你。”
佩劍做工精細,劍柄上刻有代表普魯士的雄鷹標誌。
李明遠乾脆利索的接過佩劍,拔出佩劍,劍身在陽光的反射下映出一陣銀光。“好劍好劍,上校送出的寶劍我很喜歡。”
李明遠一連讚歎兩聲,收起佩劍,笑道:“部隊初創,物資匱乏,我權且送給上校一把短槍留作紀念。”李明遠掏出隨身攜帶的短槍,遞給威斯特。
“謝謝,”威斯特接過短槍,並沒有因為短槍的簡略平凡心生不滿。
“這把短槍陪伴我取得了起義以來的多次勝利,今天我把它送給上校,也希望它能給上校帶來同樣的好運。”
“普通的武器在英雄的手裡同樣可以發揮出重要的作用,閣下的這把短槍具有特殊地意義,我會好好珍藏起來。”威斯特把玩下手中的短槍,若有所思道。
普魯士船隊快要到開拔的時間,威斯特和李明遠又說了幾句,最後告彆道:“普魯士將要迎來決定國家命運的一戰,在完成這次的運輸任務後,我會向長官請求調到陸軍部隊,親自參與到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中。”
“普魯士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國家,德意誌終將在普魯士的領導下走向統一。”李明遠真誠道。
“再見,期待我們下次的相會。”威斯特說完這句話,轉身登上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