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達命令的軍官還沒有返回大營,但是隨著外麵潰兵的數量越來越多,黎裕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不好的念頭。“難道大軍潰敗了?”
“報!總督大人,不好了,前線部隊全部潰敗,我們已經被唐人包圍了!”
黎裕正憂慮間,營帳中跑進一個身體受傷的軍官,正是他剛才派出去傳達命令的軍官。
“一萬多國朝大軍,怎麼會潰敗,陳武元呢?他在哪裡!”
“陳將軍帶著他的親兵跑了,總督大人,一萬國朝全大軍完了!”
報信軍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
“本官提拔陳武元於微末,他怎能如此待吾!”黎裕悲憤的將頭頂官帽扔在地上,一把騷落桌子上的所有東西,癲狂道:“陳武元誤我,陳武元誤我!”
“大人振作!末將誓死保護大人突圍!”
回來報信的安南軍官跪在地上忠心道。
“晚了,晚了!大軍敗了,吾有何麵目見聖上、駙馬!”黎裕心若死灰,拔出身上佩劍欲要自刎而死,可是劍剛剛碰到脖子卻下不去手。
“總督大人國家棟梁,不可輕生呀!”黎裕的舉動嚇了軍帳內上百名護衛一大跳,紛紛上前奪下黎裕手中佩劍,急切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此次戰爭失敗全怪陳武元棄軍而逃,錯不在總督大人。總督大人千萬不可輕生,國朝內憂外患不斷,離開不了大人這根擎天柱!”
眾多親兵將領言詞懇切,黎裕終於找到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保全了自己作為讀書人的顏麵。
“國朝時事艱難,本官便舍了個人榮辱,留著有罪之身為國朝效力。”
“總督大人忍辱負重,我末將斷然不會讓逆匪傷了大人分毫!”黎裕沒了死意,營帳內的親兵將領鬆了口氣,立刻出言保證道。
農民軍部隊入安南以來,兩方大小戰事不斷,不過真正的高層死傷卻沒有。因為農民軍在異國作戰,殺死俘虜的安南官員就是往死了得罪安南的統治階層,會迎來對方徹底的敵對和反擊,因此每當農民軍俘虜了安南官員,往往是索要一定贖金後放回,安南各級官員也默契的認同了農民軍的存在,沒有痛下殺手。
而吳亞終之所以招致所有安南官員的敵對,是因為他打破了農民軍和安南官員約定俗成的默契。不僅大肆屠殺俘虜的安南官員,還清洗占領地區的安南官員士紳,搶奪他們的家產。
吳亞終野心大,一直想打回太平府重建大成國,不在乎安南官員的看法。而下龍唐人首領同樣是讀書人出身,不會像吳亞終一樣無所顧忌。
黎裕和他手下親兵沒有選擇無畏抵抗,片刻後被最先趕到的陳尚發俘虜,隨著黎裕被俘虜,潰敗的安南士兵紛紛舉手投降,一些躲藏起來的士兵也離開藏身地點出來投降。
下龍攻防戰兩方實際交戰時間隻有一個小時左右,在隨後的大半天時間中,華人部隊都是忙著漫山遍野抓俘虜。
戰鬥結束,九千多安南士兵做了俘虜,除去戰死的一千多人,逃出去的安南士兵不到兩千人。
主帥被俘,兩省部隊被全殲,廣安、海防兩省防禦空虛,孫彬當下命令留下五百青壯配合營寨老幼看守俘虜,其他青壯配合部隊全軍出擊,占領周邊地區。
下龍之戰結束三天,廣安、海寧兩省被全部占領,第四天逃回海防城的安南將領陳武元再次棄城而逃,海防城落入華人部隊手中,隨著海防城陷落,海防省下屬的幾個小小縣城全部主動投降,納入華人部隊控製中。
三省陷落,一萬正規軍被滅,安南北部防禦力量瞬間出現漏洞,受到孫彬所部行動鼓勵,殘餘的安南叛亂份子打起前朝王室後裔的旗幟,率先在太原省舉事,然後叛亂勢頭迅速蔓延至北乾、宜光兩省。安南部隊在叛亂份子攻擊下無力還擊,隻能龜縮在幾個要點城市等待順化朝廷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