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縣是原巴西聖卡塔琳娜州首府,也是國防軍在北部地區的核心支撐點,一旦巴西軍隊突破國防軍的防禦,占領東勝縣,那麼從東勝縣到新京城之間將隻剩下興和縣一處屏障,而巴西海軍卻可以越過興和縣,從海上威脅新京城的安全。
東勝縣守軍的求援電報傳到新京城內,李明遠在眾多將領都反對的情況下,執意將負責新京城安全的八千部隊調派到前線,隻留下兩千野戰軍和七千臨時組建起來的華工部隊保衛新京城。
八千野戰軍是李明遠最後一支戰略預備隊,在將八千軍隊派出後,李明遠一步不離的呆在國防軍總部,時刻關注前線戰況。
時間按照既定的軌跡向前流逝,八月末,增援部隊抵達東勝縣,抵擋住巴西軍隊的進攻,八月二十七日,巴拉圭王國小洛佩斯發表了不痛不癢的一個公告,勸說南裡奧格蘭、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四方停止戰爭,用談判方式解決爭端。
八月二十九日,國防軍海軍主力與巴西海軍在東勝縣外海爆發大戰,國防軍五艘主力鐵甲艦戰沉兩艘,重傷一艘,風帆戰艦沉沒六艘,巴西海軍購買自法國和美國的三艘戰艦在作戰中故障頻出,最後被國防海軍全部擊沉,隻剩下兩艘鐵甲艦成功脫離戰場,風帆戰艦損失殆儘。
東勝外海海戰是此次戰爭中一個重要轉折點,國防軍海軍以主力損失近半的代價戰勝了巴西帝國海軍,摧毀了巴西海軍從海上威脅國防軍後方的能力,為東勝縣守軍堅持到主力決戰勝利創造了機會。
東勝海戰的勝利緩解了國防軍的危局,而1870年八月三十一日,突然出現在阿根廷主力部隊後方的一支萬人部隊則預示著勝利曙光的到來。
穿過阿根廷南部崎嶇山區,突入到阿根廷部隊後方的國防軍部隊是李明遠準備的一支奇兵,一萬國防軍部隊以新出產的自行車為代步工具,一周時間繞行八百多裡,一舉占領了阿根廷部隊設立在後方的補給基地,並且堵住了阿根廷部隊後退的道路。
1870年九月一日,阿根廷從前線抽調兩萬部隊進攻後方被占據得到補給基地卻被一萬國防軍打退。
1870九月二日,歐洲大陸上法國皇帝正式向普魯士軍隊投降,五天後,彈藥和後勤補給斷絕的阿根廷、烏拉圭主力部隊在國防軍的全麵進攻下全麵潰敗,兩天後,阿根廷聯軍司令投降,國防軍取得殲敵一萬,俘虜五萬的決定性勝利。
殲滅阿根廷主力部隊後,國防軍一路掃蕩南下,不僅將李明遠劃定的阿根廷北部五省全部占領,而且還額外占據了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省和聖菲省約五分之二麵積的土地。
如果不是受製於兵力分散,國防軍的兵鋒很可能直抵阿根廷首都城下。
大決戰結束後,勝利的天平迅速轉向國防軍一方,這時候看到機會小洛佩斯迅速加入戰場,一方麵派出軍隊占領阿根廷米西奧內斯省,一邊以巴西地方軍隊破壞和平協議的名義對巴西軍隊發動突然進攻,在一個月時間內,占領兵力空虛的巴西南馬托格羅索州,使得小洛佩斯不得不將進攻南裡奧格蘭的軍隊撤回國內,防備巴拉圭軍隊的進一步進攻。
發生於1870年的南美戰爭,因為歐洲格局的劇變和巴西、巴拉圭、秘魯、玻利維亞等國的相繼加入呈現出一種混亂的局麵。
阿根廷主力部隊全軍覆沒後,阿根廷總統被憤怒的軍方人士處死,烏爾基薩、費爾納、以及阿根廷總統的殘部在國防軍止步聖菲爾省北部後,經過短暫的和平相處,迅速陷入爭奪中央政府控製權的爭鬥中,而烏拉圭則因為戰爭失利,被國防軍占據約六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國內白人百姓因為擔心國防軍的進攻紛紛向其他地方逃去。
國防軍需要時間消化新占領的領土,而阿根廷國內各勢力尚未完成勢力統一,因此,兩方勢力雖然依舊處於戰爭狀態,但是哪一方也不願意消耗力量繼續進行戰爭,因此國防軍和阿根廷之間的戰爭成了一種靜坐模式,兩方軍隊各自駐紮在控製地區,除了時常爆發的小規模衝突外,一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交戰。
李明遠決意發起的對阿根廷戰爭雖然中間經曆過許多嚴峻考驗,最終卻取得勝利,使得國防軍控製的麵積由戰前的40.3萬平方公裡擴大到111.7萬平方公裡,一躍成為南美地區重要的領土大國。新吞並的阿根廷北部六省、聖菲省5萬平方公裡土地和烏拉圭6萬平方公裡土地上麵總共有二十多萬白人,而隨著南裡奧格蘭勢力的擴大,再采取一味的驅逐政策很容易招致英國的乾涉,因此對於新占領區的白人,李明遠暫時不打算動他們,而是等到華人數量占據絕對優勢後,再采取針對性的政策,迫使一部分白人離開,然後將願意歸化為華人的白人同化,使用溫水煮青蛙的政策解決白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