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2 / 2)

張振勳和下南洋闖蕩的華人一樣,也是從最底層的鄉間貨郎乾起,拚搏二十多年才有今日的地位,不過和幾十上百年前冒著生命危險下南洋的華人相比,現在的海外華人又多了條出路,那就是移民到南美。

李明遠帶領南美華人一點點的在拉普拉塔地區紮下根,經過十餘年對外宣傳與影響,再加上太平會、軍事情報部在南洋地區的滲透和勢力擴增,漢國的發展狀況和移居華人的真實生活情況漸漸被南洋以及其他地區的海外華人所孰知。

每年年初到年尾,一批一批的海外華人從世界各地彙聚到南美漢國,其中尤其以從事小商品販賣的南洋小貨郎為主,他們在南洋辛苦打拚半輩子卻所得甚微,如果在鄉下販賣小商品的時候不幸染病、遭遇土人襲擊,留給他們的隻有死路一條。

南洋、南美生活條件的兩相對比下,十之**的南洋小貨郎選擇離開酷熱難忍、毒蟲遍布的南洋,隻帶著身上僅有的幾塊銅錢,就跟隨著一船船移民隊伍來到南美。

南美漢國一直處於發展工業、開墾荒地的擴張期,來到南美漢國後,一部分小貨郎經過政府官員宣講介紹,進了工廠當工人,而大部分小貨郎看到遍布全國的新建移民據點的商機,依舊選擇老本行,挑著簡陋的貨郎擔深入一個個華人聚居點,一邊為華人移民送來必需的生活用品,一邊賺取著高出在南洋幾倍的利潤。

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茂密的阿根廷北部森林,乃至相對荒涼的巴塔哥尼亞荒原,都遍布著小貨郎們的印記。

國家大發展時,各行各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發展起來,在這樣一個可能存在幾十年的曆史機遇中,勤勞、肯吃苦的華人很容易積累起最初的財富。

時間慢慢流逝,早來的南洋小貨郎們賺取了起步資金,開始將目光轉向工業、農業等其他方向,而稍後趕來的貨郎則沿著先來者的腳步,繼續一步一個腳印的開始自己的創業過程。

路邊叫賣的小商販勾起了張振勳早前經商時候的回憶,而街道上一個個身穿不同服飾的行人,則讓張振勳嗅到一種新舊交替、欣欣向榮的大時代氣息。

剪辮易服、廢除裹腳、溺嬰等陋習,鼓勵普通華人穿著窄袖、短衫的新式漢服,每隔幾個月就發布的新法令,等等措施顯示著漢國政府的改革維新並不隻是短短的一個時期,而是一直在進行,按照某些政府高官透漏出來的消息,漢國的改革維新運動可能會一直持續幾十年。

新式漢服雖然被製定為漢國標準服飾,不過因為開啟民智、學習西方科技風潮的影響,西式禮服和軍裝便服在漢國境內的某些大城市內,也能夠看到。例如頭獻德國普

魯士帽子,腳穿漢國本土變的橡膠鞋子,上半身是漢國警備軍部隊短衫製服,下半身為英國西裝禮服。

走在漢國長安城街頭,宛如國際服裝展覽會。

張振勳在漢國呆了幾個月的時間,對長安城街頭,這個時代特有的曆史景象已經有了一定的適應性,而坐在馬車前方,趕車的兩個仆從眼中卻滿是好奇。

一個梳著中國發飾、身上穿著粉色收身褥裙、腳上踏著木屐的年輕女子挽著一個身穿老式國防軍製服的華人男子從馬車前經過,引得一個仆從偷偷斜眼窺看。

“人都走了,彆看了。”

另一名趕車的仆從低聲提醒道“又不是沒有見過東瀛女人,新加坡那邊的南洋姐多的是,也沒見你那麼著迷。”

“嘿嘿,那邊的南洋姐可沒有這個漂亮。”

“漂亮也沒有你的份,沒看到她的身邊跟著一個穿著舊軍裝的男人,那可是以前跟著漢王打天下的人,你怎麼跟他比。”

“我就是說說而已”……

“張安、張平,不要多嘴,小心趕路。”

威嚴的訓斥聲從車內傳出,兩個仆從立馬不再出聲。

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南美做國王》,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