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心中已經規劃好了本土各地的巡遊路線,首先從京畿道開始,沿途經過中部的江州、魏州、鬆州三州,然後再從鬆州折返,視察江東地區的吳州、揚州、洛州三地的發展狀況,最後走近海水路,在對駐守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官兵和拓荒百姓進行一番慰問後,結束巡遊行程,再從原路返回長安城。
從前朝中極殿返回皇宮內朝,李明遠把將要出行的消息告訴吳靈萱、張寶怡兩女,在征得兩女同意後,1881年8月12日,一行包括2500近衛軍官兵、1300名中央各部門官員、陸海軍參謀部軍官、侍從、宮女等近4000人的龐大隊伍,離開長安皇城,第一站停留在距離長安二十餘公裡的晉江鎮,在鎮子東部的草場林地上,李明遠和皇後、貴妃等人,一同接受鎮裡百姓的覲見。
鎮子東部視野寬闊,一眼望去是綿延十餘裡長的草地,一棵又一翠綠的矮樹有規矩的排列在其中,將草地分割成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牧場。
在草地邊緣,山腳溪流與林地交隔的地區,隱隱約約可以看到近萬頭牛羊,以及分散在牛羊周圍的十多個當地百姓。
“陛下,百姓們為陛下和皇後娘娘、貴妃娘娘準備了幾個小節目,您看現在要不要開始?”
倚仗正中,侍從恭敬請示道。
“可以開始了,讓隨行的童子營小子們也上去配合百姓們表演幾個節目,在童子軍營地裡拘束了那麼久,也該找個機會讓他們放鬆放鬆。”
“是,陛下,臣這就去通告。”
侍從躬身退下,不一會兒,身穿故鄉特色服飾、盛裝打扮的當地青壯百姓們,幾十人為一組,先後表演了六七個頗具鄉土氣息的節目。
“陛下,您看那幾個小鴨子,好可愛呀!”
正在觀看百姓們表演節目的時候,坐在身旁的皇後吳靈萱激動的拉著李明遠的袖子,右手指著側前方中間的六七隻企鵝,驚奇道“好奇怪的鴨子,身子又矮又胖,還沒有羽毛,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呢。”
“那不是鴨子,是企鵝,本土南部的巴塔哥尼亞地區有很多這樣的企鵝,你要是喜歡的話,我讓人給你帶幾隻養著當寵物。”
“巴塔哥尼亞天氣很冷的,要是把企鵝從那裡帶回來,他們會不會不適應長安城的天氣環境?”
“有一定的影響,不過有的企鵝生活在氣候溫和的地方,能夠適應京畿地區的氣候環境。”
“謝謝陛下哥哥,那您讓人多帶回來幾隻企鵝,給寶怡妹妹、瑩兒、小蘭她們每個人也分兩個。”
“行,都依你。”
李明遠寵溺的握著吳靈萱的手,答應道。
李明遠和兩女成婚一年半時間,吳靈萱活潑開朗、張寶怡賢淑溫柔,雖然因為某些原因兩女尚未懷孕,但是李明遠對她們的寵愛依舊和當初一樣。
“陛下,瑩兒、小蘭也到了出嫁的年齡,您看是不是選個日子,把瑩兒、小蘭納進宮?”
貴妃張寶怡坐在李明遠左邊位置,觀察到陪嫁侍女小蘭、瑩兒偷偷看向李明遠的神情,斟酌幾番後,直接開口提了出來。
“寶怡,你是不是因為進宮以來沒有懷上身孕的事情,擔心我冷落了你們?”
李明遠忽然聽到張寶怡的話,安慰道“你們把心都放在肚子裡,孩子的事情不著急,時間到了,孩子自然就會來了。”
“陛下是一國之君,為陛下誕下子嗣是臣妾的責任,陛下疼愛臣妾和姐姐,臣妾和姐姐心裡歡喜的緊,但是為了國家穩定,臣妾懇請陛下儘早納取小蘭、瑩兒進宮,即是給小蘭、瑩兒一個名分,也早早安定朝廷大臣將領的心。”
“娘娘恕罪,奴婢自知身份低微,不敢攀圖陛下,還請娘娘收回成命。”
小蘭、瑩兒就站在三人身後,她們沒有想到張寶怡會在公開場合提出來為皇帝納娶的事情,急忙辯解道。
“娘親也和我提過,皇後、貴妃遲遲未誕下皇家子嗣,即使朝廷大臣、將軍們表麵上不提,暗自肯定為國家缺乏繼承人擔心,小蘭、瑩兒跟著陛下一年半時間,陛下、寶怡妹妹和我都對她們知根知底,她們雖然出身低了一點,但是對陛下的情意和忠心,我和寶怡妹妹都能夠看到的。”
吳靈萱經過母親的幾次提醒,已經接受了李明遠再次納娶其他新人入宮的可能性,因此接過張寶怡的話,一同勸道。
“你們的心意我能夠理解,小蘭、瑩兒都是好女孩,她們的表現我也能看得出來。”
李明遠雙手分彆牽著兩女,目光轉向小蘭、瑩兒道“皇後、貴妃的話你們都聽到了,你們願不願意一直留在宮裡?”
“能夠伺候陛下是奴婢幾世修來的福氣,奴婢願意留在宮裡,一直伺候陛下。”
小蘭、瑩兒兩女小臉通紅,低著聲音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