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康塞普西翁港防禦要塞遭受嚴重破壞,駐守的巴拉圭軍隊在巴西軍隊的優勢火炮打擊下損失慘重。
8月26日,康普塞西翁守軍指揮官西爾維斯特雷將軍焚毀了殘餘的軍用物資和部分要塞工事設施,於當天傍晚11時帶領7000餘名士兵,乘船向亞鬆森方向撤離。
8月27日早上9時,巴西共和國先遣部隊追上乘船撤離的巴拉圭軍隊,雙方在安特克拉港爆發激戰。
中午12時,巴拉圭撤離部隊乘坐的大部分船隻被毀,後方的亞鬆森守軍因為擔心出城遭到伏擊,拒絕了巴拉圭陸軍第三師師長西爾維斯特雷的支援請求。
下午1時零九分,西爾維斯特雷乘坐的炮艇被巴西先遣部隊的炮彈擊中,西爾維斯特雷當場陣亡,巴拉圭撤離部隊失去指揮官,瞬間亂做一團。
下午2時24分,巴拉圭撤離部隊大部被巴西先遣部隊消滅,戰死、落水淹死者超過1000人,投降被俘者超過3000人,僥幸逃到要亞鬆森城下的部隊隻有700餘人。
8月29日,巴西共和國軍隊攜勝利威勢,抵達亞鬆森北部的林奇奧小鎮。
當天傍晚,巴西軍隊展開對亞鬆森附近地區的進攻,不到一周時間,便占領亞鬆森附近的林奇奧鎮、阿耶斯港等外圍陣地,巴拉圭軍隊退守亞鬆森城內。
1889年9月6日,經曆一周激烈的戰爭消耗,亞鬆森城內的守軍數量下降至1.7萬人,亞鬆森城麵臨失陷風險。
9月7日,巴拉圭政府緊急聯係漢國方麵,答應同意漢國方麵早先提出的一切條件,懇請漢國政府即刻出兵增援亞鬆森。
9月9日上午11時,作為漢國出兵條件之一,漢國軍隊渡過巴拉那河,進入恩卡納西翁,代替巴拉圭陸軍第一師接替當地防務。
9月9日中午12時,巴拉圭陸軍第一師撤離恩卡納西翁,隨即搭乘列車向亞鬆森方向進發。
漢國軍隊跨過巴拉那河,接替巴拉圭陸軍第一師駐守恩卡納西翁,便意味著漢國方麵正式介入了巴拉圭戰爭。
1889年9月10日,得知漢國軍隊進入巴拉圭南部地區後,巴西共和國前線軍隊一方麵加緊了對亞鬆森的進攻力度,一方麵也在督促智利方麵履行密約,在太平洋一側對漢國方麵施加軍事壓力。
1889年9月12日,智利政府應巴西共和國要求,向特木科、潘吉伊普、洛斯拉戈期等地增派了6000名士兵。
1889年9月13日,漢國政府發布兩條軍事命令,一是命令海州守備部隊加強警備,時刻準備應對來自智利方麵海上、陸上的襲擊。
二是命令屯住洛寧縣的7萬部隊結束戰備訓練,即刻搭乘內河艦隊的運輸艦趕往亞鬆森。
隨著駐紮在洛寧縣的軍隊向亞鬆森方向進發,沉寂了近十年的漢國戰爭機器,便又重新運轉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