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落下又升起,茂密的森林中傳出一陣陣悅耳的鳥鳴,森林向遠處蔓延,與平地相接,森林邊緣處,蜿蜒曲折的丘陵上,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
低矮的樹木、灌木叢被士兵們用斧頭、鋸子砍倒,搬運到戰壕旁,充當搭建掩體、固定戰壕的原料。
凸起的土丘,被用鐵鏟、鐵掀削平,夯整為一片片平坦的陣地。
陣地用於安放火炮,整整一個營,15門建業七年式75毫米野戰炮根據方位不同,間隔數米、數十米排放。
炮衣被取下,炮閂打開,炮組成員們正緊張進行著戰鬥前,最後一次的檢查,以保證火炮性能穩定。
建業七年式75毫米野戰炮口徑75毫米,炮管長2.5米,俯仰度-11°~+18°,水平角度左右各6°,最大射程6500米,炮口初速450米每秒,射速每分鐘3發,可裝填高爆彈、榴散彈、穿甲彈。
全重1050公斤,行軍作戰時,需要6匹騾馬牽引轉移。
建業七年式75毫米野戰炮於1888年3月列裝部隊,巴拉圭戰爭爆發前,已組建7個營,漢軍總參謀部計劃,至1892年年底,逐步用建業七年式75毫米野戰炮,替換常備野戰軍中,繳獲或者采購的各類型中型火炮,實現輕型、中型火炮的國產化。
蒸汽氣球被點火放飛,幾名士兵不斷放鬆著手中的繩子,計算著蒸汽氣球上升的高度,兩名站在氣球吊籃內的士兵,一手小心扶著繩子,一手持單筒望遠鏡,不斷觀望四周情形。
當蒸汽氣球上升至約30米高度,氣球下方的士兵揮動手中的旗子做出旗語信號,下方的士兵迅速做出反應,將繩子固定在一塊挖起的巨石上,為了防止不夠牢固,幾名士兵又在石頭上多纏繞了幾圈繩子。
距離75毫米野戰炮兵陣地東南方向約2公裡,一處用木材搭建,灌木、樹葉做掩護的半地下式野戰指揮室內,龐振雲透過單筒望遠鏡,觀察著本方的戰備進展以及敵方前沿陣地的防守情況。
“8點30分,時間到了,命令75毫米炮兵營,對敵前沿陣地發動炮擊!”
“是,長官!”作戰參謀大聲應是,隨後離開指揮室,向後方75毫米炮兵陣地傳遞作戰指令。
“”校定射擊諸元!方位角27-00,射角06-80!”
75毫米炮兵陣地,一名炮兵觀測手,根據蒸汽氣球傳來的旗語數據和實際觀測的敵軍前沿陣地情況,發布作戰指令。
“哢哢”,炮手兩手並用,轉動炮管左右兩側的手輪,緩慢調節火炮的左右位移和俯仰角度。
“火炮方位、角度校準完成!”
“一發裝填!”
“一發裝填”炮手一邊重複炮長的指令,一邊扭動旋轉手柄,打開炮閂,裝填手隨即從彈藥箱中取出一枚炮彈,裝填進去。
“裝填完畢!”炮手繼續扭動旋轉手柄,將炮閂移動到初始位置,關閉炮閂。
“正前方300米,預備,放!”
炮長一聲令下,炮手迅速拉動尾部與火炮擊錘連接的繩子,接著突然釋放繩子,擊錘受力反彈,猛烈敲擊撞針,觸發炮彈底火。
“咻”,炮彈與空氣接觸,發出尖銳的破空聲,射向敵軍前沿陣地。
“砰!”炮彈落在距離敵方戰壕約七八米處,激起一陣煙塵。
“二發裝填,方位角27-00,射角06-72!”
炮長根據觀測到的試射炮彈落地方位,隨即做出調整。
“哐當”銅黃色的彈殼退出炮膛,裝填手戴著厚厚的護具,接過滾燙的彈殼放到一邊,隨即夾起炮彈,在另一名炮手得協助配合下,打開炮閂,完成炮彈裝填。
“東偏北310米,預備,放!”……
15門75毫米野戰炮相繼完成試射,向著不同的目標傾瀉著火力。
“咻咻咻”一顆顆炮彈越過巴西士兵頭頂,劃著扁平的弧線快速飛行。
“轟轟轟”,猛烈的炮擊持續不斷,巴西共和國所部前沿陣地彌漫著刺鼻的火藥味。
“砰!”一門部署在第一道戰壕旁的小型山炮被炮彈擊中,炮架與炮管分離,翻飛著拋向天空,隨即又重重得落在一片戰壕內,碎片四濺。
“啊,我的腿。”,一名被碎片擊中的巴西士兵,側躺在戰壕內,雙手扶著受傷的右腿,痛苦嚎叫。
“砰砰砰”,又是幾枚炮彈落下,其中一枚落在了戰壕內,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擊塌了兩側的土牆,支撐土牆的木板斷成兩截,裸露的土牆轟然倒塌,將幾名士兵掩埋在土下。
“漢軍發起了反擊。”,幸存的巴西士兵躲在戰壕內,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