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應對(1 / 2)

利波納山失守的消息傳來,虎美塔要塞幾名主要軍官聚在了一起,商議對策。

“情況搞清楚了,一天時間內,敵軍動用兩艘排水量1300噸左右的輕型巡洋艦、4艘排水量700噸左右的炮艦對利波納山堡壘群進行兩輪,總計約2小時的炮擊,加上陸地進攻發動的炮擊,敵軍總共發射各類炮彈數量估計為6000至8000枚。

同時敵軍還從利波納山堡壘群南側、東側同時發動進攻,攻擊兵力總數超過3000。

漢軍真是大手筆,兩個小時發射6000到8000枚各式炮彈,真舍得花錢。

隻是可惜了拉米瑞茲上校,他是個勇敢、忠誠的共和國軍人,所部1000餘人,全軍覆沒。早知道漢軍攻擊這麼猛烈,就應該派人增援。”

巴西陸軍第二師一團上校團長埃文斯上校惋惜道。

“二師三團的犧牲雖然令人痛心,但也是值得的,他們在陣地上抵禦了敵軍10天,直到最後一刻,

我們應該向裡約熱內盧彙報,嘉獎、宣揚拉米瑞茲上校的英勇和犧牲。”

虎美塔要塞主陣地塔克薩堡壘群指揮官桑切斯上校開口道:“至於增派援軍,當時戴維斯將軍已經下達了增援命令,可惜,我們都沒有預料到,敵軍的攻擊這麼猛烈,援兵還沒有部署到位,利波納山陣地就失守了。

而且敵軍在巴拉圭河麵上,從1300噸級輕型巡洋艦發射120毫米重炮炮彈,對利波納山陣地進行覆蓋式炮擊,兩軍實力太過懸殊,就算增援部隊及時抵達,也隻是增加傷亡,沒辦法改變利波納山陣地失守的命運。”

談到兩軍實力對比懸殊的問題,桑切斯走到指揮室中央一副巨大的沙盤,指著虎美塔要塞方向,解釋道:“10月中旬,漢軍陸上、水上進攻的兩支部隊彙合,總兵力約7萬,四天前,又有一支總數約3萬人的援軍,從巴拉圭河下遊駛來,加入攻擊虎美塔要塞的序列,當前,我軍麵臨的敵軍總數估計約10萬。

敵軍艦船數量未知,但是根據兵力密度和維持正常作戰補給需求推算,不會少於200艘,各式火炮數量超過400門。”

“敵軍兵力是我軍五倍,火炮數量是我軍的三倍,敵軍單兵作戰能力也高於我軍,還好敵軍沒有150毫米口徑以上的攻城巨炮,否則,這仗完全沒辦法打下去了。”

一個中年軍官倒吸一口涼氣,有些後怕道。

“局勢沒有那麼糟糕,大家不要喪氣。”

巴西陸軍第五師,師長米勒少將站起身,打氣道:“雖然兵力、火炮數量少於敵軍,但是我軍也有自己的優勢。

首先虎美塔要塞依托山地、丘陵建設而成,大小堡壘數十座,相鄰堡壘間,距離遠近適中,能夠通過炮位、機槍射擊口形成交叉火力,封鎖住敵軍的進攻通道,沒有視野盲區和防守死點,易守難攻。

其次,馬爾山堡壘群、烏拉米堡壘群,兩座堡壘群組成的陣地,總計裝備有6座150毫米要塞炮,最大射程超過10km,威力巨大,可封鎖要塞沿岸的河麵,打擊敵軍的水上運輸補給路線,敵軍在缺乏同等口徑以上重炮的情況下,基本不可能攻破馬爾山堡壘群、烏拉米堡壘群兩座陣地。

第三,整個要塞囤積了足夠2萬人使用半年的作戰和生活物資,完全能夠支撐到戰爭結束。

所以,敵軍即便擁有兵力和火力優勢,也不可能突破要塞的防禦體係,即便他們不惜代價,拿人命去填,也很難做到。”

巴西陸軍第五師,師長米勒少將停頓片刻,觀察了下眾人的反應,繼續補充道:“先生們,第一次巴拉圭戰爭期間,小洛佩斯帶領一萬多名殘兵敗將,憑借虎美塔的堅固防禦,都能抵抗10萬巴西、阿根廷聯軍將近一年時間,

我軍現在火炮數量是小洛佩斯的兩倍,共和國軍人的作戰意誌、士氣、武器裝備也都遠遠強過巴拉圭人,他們既然能守住一年時間,我們也一定能做到。

即便戰事朝向最壞情況發展,河岸方向的三座堡壘陣地全部失守,我軍也能退守主陣地,繼續堅持抵抗。

不徹底拿下虎美塔要塞,敵軍的水上補給運輸路線始終麵臨我軍的威脅,敵軍哪怕冒著風險,向亞鬆森方向繼續推進,也要留下大量兵力與我軍對峙,這樣的話,我軍也能起到牽製敵軍主力部隊的作用,減輕亞鬆森戰線的防守壓力。”

“虎美塔要塞防禦體係完備,漢軍要想攻克,沒那麼容易。”

巴西共和國陸軍第二師,師長戴維斯少將認同的點點頭,隨後話鋒一轉道:“但是,利波納山陣地不能放棄,必須要組織兵力奪回來。

守不住利波納山,馬爾山陣地就會受到威脅,馬爾山失守,河叉入口處兩端高地形成的交叉火力封鎖就會出現缺口,敵軍便能夠從西麵河麵和南麵的馬爾山架設重炮,對烏拉米山陣地進行攻擊。

利波納山、馬爾山、烏拉米山三處陣地全部失守,則敵軍可以通過巴拉圭河,直達亞鬆森。到時候,米勒將軍和我,我們兩個都要麵對亞鬆森方向以及裡約熱內盧方向的問責。”

戴維斯少將擔心部分軍官過於消極,喪失與敵軍正麵作戰的勇氣,提醒道:“虎美塔要塞是防守亞鬆森最重要的一道防線,雖然桑托羅上將在占領亞鬆森之後,儘力修築、完善亞鬆森城防體係,並在卡拉佩瓜增加了一道防線,但是限於地形劣勢,卡拉佩瓜隻能遲滯敵軍從南部發起的陸上進攻,而亞鬆森地勢平坦、易於敵軍火炮等重武器展開,失去虎美塔要塞的掩護後,亞鬆森很難持久抵禦住敵軍進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