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美國參戰(1 / 2)

美國駐巴西使館內,美國公使塞爾特正守在電報機前,焦急的等待著回複。

由不得塞爾特不著急,巴西共和國的局勢已經到了最危急的地步。

南部方向,巴拉那州被漢國占領,4萬巴西守軍被包圍在南部邊境一片麵積數十平方公裡的狹小麵積內,隨時麵臨被漢軍消滅的危險。

北部邊界方向,數萬守軍陷入與巴西帝國軍隊的苦戰,巴西帝國方麵投入進攻的兵力持續增多,時間繼續延長,北部邊界守軍很可能支撐不住潰敗。

西部地區,南馬托格羅索州失守,桑托斯帶領所部軍隊和部分西部內陸地區守軍撤往戈亞斯州。

中部地區,聖保羅州、首府所在地的裡約熱內盧方向皆遭受漢國來自海上和陸地兩個方向的進攻,裡約熱內盧港口失守,堵在港口內的海軍殘餘艦隊被漢軍包了餃子,全部被俘虜。

在占領裡約熱內盧港口,解決了港口內的殘餘艦隊以及占領周邊的造船廠、機械廠等工業廠區後,約一萬人先頭部隊正朝向裡約熱內盧城進發。

約一半主力部隊折損在巴拉圭戰場,剩下一半部隊因為桑托斯的“臨機應對”,保留了下來,但是,僅憑借桑托斯手中剩下的6萬餘部隊,根本抵擋不住漢軍的進攻,全盛時期,坐擁十餘萬主力部隊尚且打不過漢國軍隊,現在部隊一步步撤退到本土,士氣低下、內陸地區兵力空虛的不利情況下,再指望巴西共和國自身的力量,結束戰爭,更不可能。

因此,巴西共和國的高層們,隻得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催促美國進行實質性介入,催促的頻率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急切,導致的結果就是,美國公使也跟著著急起來。

美國與漢國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收集漢國方麵的情報,主要通過美國駐巴西公使館進行,美國駐巴西使館公使塞爾特則是主要負責人,所有有關漢國的情報,包括從智利、玻利維亞兩國傳遞過來的情報,都會彙總至駐巴西公使館,然後由塞爾特整理、審核、分析後,再轉交給美國本土高層。

作為搜集漢國各方麵情報、信息的第一責任人,隨著接觸信息的增多,塞爾特對漢國的了解也越來越深。

美國是新興的工業國家,工業發展速度飛快,而漢國作為同樣的後進國家,發展速度一點也不比美國慢。

1868年至1890年年初,土地麵積由巴西南部兩州,擴大至整個阿根廷、巴西南部兩州、智利南部,巴拉圭戰爭結束後,很可能要加上巴拉圭以及巴西的南馬托格羅索州、巴拉那州等地。實際控製麵積由不到30萬平方公裡增長至400餘萬平方公裡。人口規模則從數十萬人,增長至1800萬。

工業產業更是從無到有發展起來,鋼鐵產量排名世界第八,商船總噸位接近100萬噸。

其中,排水量2000噸以上遠洋商船數量160餘艘。

紡織印染領域,漢國生產的靛藍、靛紅等合成染料,占據了約12%的世界市場份額,合成染料不僅被出口至德國、奧匈帝國、遠東大陸、朝鮮、東瀛、南洋等地,連美國本土都有部分廠家采購生產自漢國的合成染料。

化工行業是漢國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在大化工領域,不僅美國人落後於漢國,連歐洲化工技術最先進的德國,在某些前沿細分化工領域,仍然需要向漢國進行技術引進與學習。

漢國的真實發展速度超出了美國方麵的預料,如果僅僅是技術和工業方麵的發展,美國人倒不太在意,畢竟在十九世紀這個時代,除了遠東、東瀛、朝鮮等少部分保持一定獨立性的國家,世界其他地區大部分被西方列強占據為殖民地,殖民地的商品交易受到宗主國的把控,很少給其他國家留有染指的機會,即便產品再優秀,如果進入不了其他國家的市場,創造的經濟效益也有限,這也是漢國在化工行業技術領先,但是產品市場份額卻低於英國、德國等國家的原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