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埃貝爾為首少壯派發動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巴西帝國的凝聚力,恢複了巴西北部地區國民對皇室的擁護。
可是,和巴西共和國相比,保皇黨殘餘勢力建立的巴西帝國,具備先天上的劣勢。
第一是人口方麵,經曆第二次巴拉圭戰爭影響,至1890年年初,
巴西共和國實際控製區人口由660萬下降至約600萬,巴西帝國控製區人口由230餘萬,下降至200萬。
第二,軍隊數量的對比,在各戰場損失近10萬部隊後,經過緊急動員後,巴西共和國各地野戰軍、民兵、預備役部隊總數約17萬人,巴西帝國野戰軍和民兵部隊數量則由戰前8萬人,增長至12萬人。
第三,礦產資源分布,鐵、銅、鋁、金、錳等礦產資源,百分之八十以上,分布在巴西共和國境內,巴西帝國占據的北部地區,除了鎢礦外,其他礦產資源並不占據優勢。
第四,由於缺乏發展工業的煤、鐵、銅等礦產資源,巴西帝國經濟發展主要以紡織、印染、食品、漁業、畜牧業、種植業等輕工業為主,雖然借鑒漢國,重點扶持化工、電力、機械等新興行業,可惜因為缺乏資金和正確的研發方向,被寄予厚望的新興行業,並未能取得有效進展。
與巴西帝國不同,巴西共和國憑借出售境內的礦產資源和大力引進英國、美國、德國等列強資本,獲取了高額的財政收入,也因此,敢於把大量資金投入海軍和陸軍建設。但,同樣不幸的是,分裂後的巴西共和國遭受了漢國的軍事打擊,積蓄十年力量發展的海軍全軍覆沒,陸軍部隊損失過半,南部數州麵積的國土,遭受漢軍部隊的進攻和占領。
發生在巴西共和國身上的慘痛打擊,相對於巴西帝國而言,卻是天大的幸事,如果巴西共和國改變進軍戰略,優先把十年積聚的陸海軍力量,壓在巴西帝國一方,僅僅憑借體量優勢,巴西帝國便很難承受得住。
所以,正因為明白巴西帝國和巴西共和國兩方在客觀上,存在的差距,
埃貝爾才會對前線各部隊指揮官發布不近人情的作戰指令。
“諸位,前沿各戰線的作戰節奏,必須要加快。
費爾南多上校,請轉告德烏伯爵,蒂尼亞雷島的陸軍攻擊部隊,需要海軍方麵更大的支援,希望伯爵從薩爾瓦多軍港,抽調兩艘主力鐵甲艦,參與對蒂尼亞雷島的作戰。”
埃貝爾看向指揮室內的海軍聯絡代表費爾南多上校,開口道。
“好的,將軍,我會向德烏伯爵,轉告閣下的建議。”
“羅塞夫將軍統帥的帝國陸軍第三師、民兵2旅、第6旅等部2萬人,繞過伊列烏斯,搭乘艦船在貝爾蒙蒂港口登陸後,相繼占領塞古魯港、伊塔貝拉等地,截止昨天,已奪取伊塔貝拉火車站,預計於今天開始,沿著鐵路乾線,前往伊塔馬拉茹,占領這個通向巴西共和國中部地區,重要的鐵路支點。
伊塔馬拉茹駐紮有約8000餘部隊,裝備精良、防禦工事完備,為儘早擊敗敵軍,達成消滅共和派叛逆份子的目的,我準備繼續向伊塔馬拉茹一線,增派一萬部隊,特梅爾將軍,你的部隊駐防地區距離海岸港口最近,通告所部官兵,後天上午10點,全軍搭乘運輸艦船,轉移至貝爾蒙蒂港口登陸,增援羅塞夫將軍。”
“是,將軍!”
“伊納西奧將軍,伊列烏斯防線同樣要加強進攻力度,美國人已經明確介入南美洲戰事,如果局勢有變,伊列烏斯仍然掌握在共和派叛逆份子手中,伊塔馬拉茹方向進攻部隊將麵臨前後夾擊、退路斷絕的風險。務必在半個月內,解決當麵守軍。”
“將軍,半個月時間是不是太急切了?能不能多留出一些時間?”
“最遲20天,不能再推遲了。”
“遵命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