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全程監控(1 / 2)

終極火力 如水意 4704 字 2個月前

伏擊也不能隨便瞎伏擊,提前埋伏好是方便了,但是人家不從伏擊的路上走了,那又該怎麼辦。

最好就是知道了目標的準確路線,哪怕隻能提前那麼三兩分鐘的伏擊也好。

所以現在就得等等了。

深夜兩點多,路上幾乎沒有行人,三輛悍馬拉著雙管防空炮在街上這麼行駛,按照cia在巴格達的情報力度來說,高毅確實擔心會被人提前發現。

但是這個沒辦法,就隻能期望正是因為拉著炮,才反而讓cia的人更不在意吧。

畢竟敢在巴格達街頭炮轟cia的人真不多,開槍很正常,炮轟可就超綱了。

正是因為超綱,所以才更安全,隻能寄希望於這樣了。

但是穆天文這條線會不會有進展,高毅是既期待,又擔心。

穆天文終究是年紀太小了,就算他滿肚子典故成語,具體做起事來終究還是稚嫩。

但是話說回來,高毅覺得穆天文也就是稚嫩,但是比起哈勒德,穆天文至少還懂事不密則失其身的道理,比他爹強。

“我們要進入大使館了,完畢。”

格林斯在對講機裡說了一聲。

白宮許可,五角大樓領命派人去cia的暗牢檢查,檢查cia是不是有違規操作,是不是把阿卜杜拉給抓了起來。

這是個正治動作,是美國對土豪小弟的安撫之舉,有點打cia的臉,但是相比好幾百億的軍購,這個安撫動作必須給。

沙特駐伊拉克大使此刻就在美國使館內等著呢,他是來發起外交照會的,而美國顯示誠意的方式,就是同意武官秘密陪同格林斯參與搜查。

這個麵子給的很大了,雖然就是個象征性的舉動,cia真有意隱藏阿卜杜拉的話,也不可能讓他們給找到了。

但是無論如何,cia最大的可能還是把人從大使館送出來,想要繼續把阿卜杜拉抓在自己手上,那就自己找地方安置,想要把燙手山芋交出去,就交給哈勒德的同黨。

所以,今天晚上必出結果。

高毅他們離大使館不遠,如果cia的人一有動作,他們這邊就能收到消息。

格林斯可是派人盯著呢,隻要有人離開大使館就給高毅報信,而這個人就是佩特爾。

佩特爾也是高毅的老相識了,靠得住。

出了大使館就是一條路,兩個方向,走上一段兩端各經過一個路口後,這路線的選擇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到時候再想伏擊就費勁了。

但是,五角大樓參與的結果,或者說後果就是,他們真的有太多偵查手段可用了。

巴格達市區的道路監控?

不需要!

五角大樓隨便派一個偵查無人機就行。

什麼情報人員,什麼行動隊,統統的一概不用,就在天上留兩架無人偵察機,死死的盯著大使館,有可疑車輛一出來馬上通報,cia的車想躲都沒可能。

以前都是cia用軍方的無人機監視彆人,所以他們有空中優勢,但是現在,cia被人監視,他們根本就無從發覺的。

所以,格林斯代表五角大樓意誌去搜查是明,無人機在天上偵查是暗,一明一暗,cia無所遁形。

然後再加上個穆天文的裡應外合,高毅真想不到哪裡還有失敗的可能,就算伏擊不成,變成追擊都來得及。

“我們已和對方接觸,對方否認目標在大使館內,並否認參與了劫持目標的行動,現在我們開始進入cia控製的區域進行查驗。”

就是走個流程,彼此心照不宣,什麼都查不出來。

高毅隻是懷疑,cia會等到彆人來查的時候才轉移阿卜杜拉嗎?

但是之前也沒發現cia的人有往外轉移人的動作,所以,該伏擊還得伏擊,萬一cia真的就是得到消息的時間晚了,導致沒能及時做出反應呢。

格林斯他們這邊施壓,佩特爾這邊監視,他還負責接收空中偵查的通告,所以佩特爾這裡非常重要。

“車隊,有人出來,他們抬著一個人,是抬著的!”

佩特爾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很急促,很意外,就是所有人都認為cia可能不會事到臨頭才避難,他們會用更穩妥的方式,比如先把人藏起來,畢竟太多地方可以隱藏了,而格林斯他們這個檢查組不可能把大使館所有的房間查完。

先把人藏起來,然後慢慢把人送出就行了,這才是正常的動作。

但是現在,格林斯他們那邊剛進去,這邊就有人出來。

最要緊的是還抬著一個人。

高毅的心一下就揪起來了,他立刻在對講機裡道:“在哪裡,出來了嗎?”

“在停車場!我看不到他們,但是無人機發來了畫麵,他們……他們十四人,上了四輛車,不,四人出現,他們開了六輛車,他們抬著的人送上了一輛防彈悍馬,他們有四輛防彈車,兩輛轎車!”

好激動,這就是被無人機盯著然後無所遁形的感覺嗎。

作為監視者的一方,這種感覺可真是太爽了。

又等了三兩分鐘,佩特爾再次道:“六輛車形成車隊,目標在第三輛裝

甲車裡,重複,目標在第三輛裝甲車裡,完畢。”

悍馬本來就是軍用車,有防彈和不防彈兩個版本,基本上軍車都是帶裝甲的防彈版本,能夠完全抵擋7.62毫米nato彈的直射,但是擋不住12.7毫米機槍的直射。

高毅他們的機槍都是7.62毫米的m134加特林機槍,打悍馬有點力不從心。

但是三門炮,打悍馬就是玩兒。

所以三門炮,四輛車,怎麼看也是手到擒來,隻要確定車隊的方向,那就玩死他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