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低級科技產品兌換幣一枚。說明:低級科技兌換幣可以兌換潘沙星任何一樣低級的科技產品,請在最需要的時候使用。後附:低級科技產品名目表。”
蕭銘翻閱了下低級科技產品名目表,都是潘沙星最低等的科技產品,例如永遠不用換筆芯的簽字筆、可以自己收集空氣中水分子後彙集成飲水的水杯等等。
蕭銘並不打算使用兌換幣,就像說明說的那樣,在最需要的時候使用。
至於能量試劑,蕭銘選擇了“取一支”。
一支精神試劑居然出現在了自己的手中。這也是最大的驚喜!也就是說,遊戲中的物品是可以實際取出來的。
蕭銘身體本來就虛弱,急需要用精神試劑改善自己的體質。
晚自習下課後,蕭銘隨著人流騎著自己早已經鐵鏽的自行車回家。
在學校門口,蕭銘看到了鄭璿雨家開著小汽車來接她,朱浩倫家也是開著汽車來接他回家,還是褲衩標致樣的汽車,貌似很貴。
這個年代家中有汽車的學生,家境都比較好。
蕭銘還知道,成績爆好的鄭璿雨為什麼不去教育質量最好的一中念書而是來三中?是因為三中的鄭副校長就是鄭璿雨的父親,在這裡她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而朱浩倫是因為在滬市某所國際學校出了點事,找關係才回到三中。
蕭銘的家離學校需要騎行半個小時,位於江城市東城區的紙廠家屬院。
老舊的紙廠家屬院建造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裡麵居住了江城紙廠大部分的員工,家屬院的樓房是小六層磚混結構。外牆的灰色磨砂石已經開始脫落,露出裡麵紅色的磚牆。
九十年代末期一波企業改革潮過後,紙廠有膽子有知識的人都下海經商或者跳槽到彆的企業,有了經濟基礎後,大家也把家屬區的住房或轉賣或者出租給附近農村進城的低收入人群,紙廠家屬區顯得尤為衰敗。
小區的綠化早就被野草或者淤泥取代,裡麵全養著這裡住戶喂養的雞、鴨,隨處可見的垃圾和雞鴨糞便似乎在告訴蕭銘,這裡不是居住的小區,是菜市場。
蕭銘到家已經九點半了,父親蕭建強還沒有回來,紙廠生產車間上班是三班倒,作為廠裡的一線技術人員。蕭建強一個月要上八到十個夜班,每月工資1200元,是家裡絕對的頂梁柱。
而蕭銘家位於底樓一室兩廳的房子是曾經在紙廠做到中層的蕭銘爺爺留下的。蕭銘還有一個小姑和一個大伯,兩人都在江城市裡有住處,所以這座陋室就暫時歸照顧蕭家爺爺終老的蕭建強一家人居住,但是目前房屋的產權還是未定論,家中條件較好的小姑和大伯並沒有放棄對這處房產的所有權。三人還為這事爭吵過幾次,目前大家的關係很僵。
客廳昏暗的燈光似乎預示著蕭家的貧寒,母親何慧見兒子回來,趕緊從沙發上起來到出發給蕭銘熱夜宵。
進入高三後,每天晚上都能夠吃夜宵是對蕭銘的特殊照顧。
棒子骨燉白菜還有一碗白米飯,是何慧能夠拿出最好的食物。
“晚自習餓了,吃了再去寫作業。”
蕭銘的內心閃過一絲暖流。
匆匆刨了兩口飯,蕭銘就回到寢室,他實在不忍心對何慧說:“媽,謝謝你一天一碗骨頭湯,你兒子這次月考又是倒數第一。”
<a href="://.97xs." target="_bnk">.97x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