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當一家企業生存都比較困難或者盈利比較弱時,它首先考慮的是生存問題,是吃飯問題,而不是環保問題。
江城市工業區的企業就麵臨著這樣的問題。
十多年前,深處內陸的江城市麵臨著城市可持續發展問了,決定了工業興市計劃。
於是江城市將當初的郊區(現在已經很靠近城市)劃歸於工業區,承接著沿海城市產能的轉移。
在城市經濟發展和民眾就業的壓力下,江城市承接的這些企業大部分為低端製高汙染製造業。
這些企業在過去十年的確讓江城市呈現了黃金十年,GDP增速名列全國前茅。
但是城市付出的代價也是災難性的。
例如環境問題,江城市每年冬天汙染情況是全國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江城市癌症患病率也位居全國之首。
這還是表麵性的問題,內部的問題對江城市和江城市人民未來的影響更大。
工業興市,限定了江城市未來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發展軌跡。
隻發展低等加工業,讓江城市的經濟過於依賴工業,從而錯失了互聯網革命帶來的甜頭。
當蘇杭、蓉城等城市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的浪潮時,江城市就像個垂暮的老人亦步亦趨的艱難行走著,他失去了未來,更是去了發展的動力。工業帶來的負擔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麵麵,憑借江城市的力量甩掉老舊的工業產能是絕對不可能了。
江城市的發展也來到了癌症晚期。
這在江城市的人均收入增長減緩,江城大學全國明顯的排名越來越靠後中就能窺出端倪。
這五年來,全球經濟指標下滑,夏國的製造業遭遇寒冬,江城市也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五年,江城市工業區破產的企業有50%之多,剩下的企業不是虧本就是艱難度日。
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你讓企業關心汙染問題?開什麼玩笑!
今天,互聯網出現這樣的文章,讓整個社會將汙染問題都對準最低端的企業,其實就是把企業往死裡逼。
在國家重視環保以後,環保罰款可以罰到企業破產的!
馬興明因為在早些時候帶著村民們去找工業區鬨過事,早就上了工業區各大企業的黑名單。如今這樣影響力頗大的文章又是馬興明女兒發的,當然會讓企業著急。
馬興明受到的這封匿名死亡威脅電話,對方讓馬興明好好管教女兒,刪除文章後賠禮道歉。
這些人已經跟不上時代,更不知道互聯網新聞的規則,這件事已經鬨大了,現在就算是馬雨靈刪除微博,也不會平息網友們的議論。
馬興明作為般若村的村長,女兒的行為讓他驕傲。
人一輩子,有時候真的不應該渾渾噩噩,而應該有良心,有正義感。
馬興明回複死亡威脅,說道:“我將會為般若村的村民和子孫後代負責!”
微博的發出的確讓不少城市的管理者和環保企業重視,他們就像博文中題的那樣,找到了未來環境保護的方向。
第二天,江城市各大環保企業和江城市各路記者們就來到般若村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