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兩樣技術都在國外手裡,蕭銘還真不知道夏國那些信誓旦旦做新能源的夏國車企未來該怎麼玩。
照此下去,未來新能源汽車主導權依舊是在西方人、東洋人、棒國人的手中,這和傳統的燃油汽車格局幾乎一樣。夏國的企業也隻有組裝的命。
索性夏國還有部分企業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例如byd、寧德時代等企業正在奮力追趕。但是這種差距不是一兩個科研成果就能夠彌補的,是基礎材料學、化學全方位差距的展現。要追趕,得花費很多時間。
蕭銘現在對鬆下的印象就是,鬆下根本不慘,它的日子相當滋潤!
如今鋰電池和生產鋰電池原材料的出口其實就等於石油等資源的出口。
在新能源領域,東洋人走在了前麵,成功從資源貧國變成資源大國。
東洋人這樣的科技勢頭值得包括盤古科技在內的夏國企業警惕。
蕭銘在參觀完新能源電池研究中心後,更下定決心要做微核電池。
中村一邊介紹一邊說道“其中鬆下最虧損的部分沒有在市場,而是在實驗室,實驗室是沒有任何利潤的,今天我們開展的這些研究要在十年二十年後才能初見成效,而今天我們產品的技術是十多二十年前就開始研發了。這些研究項目每年會花費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潤。”
蕭銘深有感觸!並且斷定,最多二十年,鬆下會再次崛起!
蕭銘還在鬆下的展覽室看到了鬆下的部分產品,不是大小家電而是智能化的商用產品和新能源產品。
例如智能草莓采摘篩選機、全畫幅無反相機、電動摩托車、汽車等等。
產品多,涉及的行業多,也證明了鬆下的實力。
中村也直接表達了和盤古科技合作的意圖,般若芯片和盤古操作係統。
“般若芯片和盤古操作係統如果能夠應用到鬆下的產品上,我們的智能商用業務會更上一個台階!”
芯片是大腦,操作係統是掛架,而鬆下設備的製造就是機械手。
三個合二為一能夠發揮產品的最大性能。
在鬆下的心裡,其實還是想了解盤古科技半導體技術和操作係統技術,畢竟一家公司能夠在短時間內推出這兩項在世界範圍內都領先的技術,還是讓人很感興趣。
鬆下也是有自己半導體產業和計算機技術產業,隻是在英特爾和微軟、索尼、三星的衝擊下明日黃花罷了。
中村說道“作為回報,我們將幫助貴公司開拓東洋的市場,讓東洋的消費者能夠體驗到般若芯片的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