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於王翔這樣的學生還是少部分,絕大部分學生願意報考盤古科技基礎科學院是有自己想法的。
通過兩天的招錄,經過麵試、筆試、再次麵試、實踐操作等考核手段,蕭銘從四千多人中選拔了包括吳琳在內的12名學生。
這麼一點學生還不到蕭銘招生計劃的十分之一,不過教育和培養人才這件事上急不得。
寧缺毋濫,就算最後隻招錄了一名學生,盤古科技基礎科學院也要辦起來。
蕭銘是這樣想,但是盤古科技內部的員工和外界的人卻不這樣想。
盤古科技在不久之前就高調的宣布要注資100億投資到自然基礎科技,要成立基礎科學院,要不經過國家的審批,另辟蹊徑招錄研究生,招考時間還和國家統考的時間相同。
這種做法隱約有向傳統教育挑戰的意味。
好奇的人等待著盤古科技辦學的結果,而更多的人等著看盤古科技的笑話,他們就要看看到底有多少學生願意放棄自己確定的未來,進入一家不確定的企業“培訓機構”就讀。
現在結果出來了,果然不出大家的所料,四千多人報名人數不算多,隻招錄了十多名學生,人數更少。
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
“這學應該是辦不下去吧!”
“可憐的盤古科技基礎科學院,原本以為100億有多麼的牛掰,沒有想到隻有十二人。”
“佩服盤古科技的勇氣,但是現實給了盤古科技一記響亮的耳光。”
而在江城大學內部,不待見蕭銘的學生們也在看盤古科技的笑話。
“隻招錄了十二人,而且是租用了我們的場地辦學,真是浪費資源。”
“聽說這裡麵還有幾名是二本學校大四的學生,這些人考上一般學校的研究生都夠嗆,就這樣輕輕鬆鬆進入了盤古科技的基礎科學院,這種研究生有什麼了不起。”
就算是在盤古科技內部,也有不少員工看到這樣的結果後有些怨言。
“一百億啊!拿來做項目多好,真的要砸在這十二人的頭上?”
“其實老板的這種想法很好,振興基礎科技,但是專門成立一個學院就沒有必要了吧。”
麵對著外界的的懷疑和議論,蕭銘對錢怡說道:“就算是十名老師教授一名學生,我們也要堅定不移的做下去。”
和國家的研究生統招統考不同,統招的研究生還要等待明年的複試,然後等待著明年九月入學,而盤古科技的基礎科學院馬上就可開學。
上課地點有江城大學的教室、實驗室,盤古科技園區量子物理實驗室、般若村生命科學實驗室等。
上課的教材由蕭銘和小初共同編寫,引用了潘沙星的許多經典自然科技知識,然後按照夏國的邏輯和語言去表達。
上課的老師也確定下來,暫時由盤古科技的專家、教授和小初擔任。未來學生多了以後,可以按照學生的知識程度聘請江城大學等高校的教授進行基礎課程的講解。
而蕭銘則擔任盤古科技基礎學院校長一職,基礎科學院由盤古科技總部直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