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的可穿戴設計圖展示在大屏幕上。
可穿戴設備的重要硬件設備有——明秋商用量子芯片(性能為實驗室明秋量子芯片的20)、微核電池、滄海存儲設備、石墨烯oled柔性屏幕、華威5g商用通信部件等構成。
可穿戴設備的外觀設計也是經過公司詳細研究的。
物理實驗室這幫爺們兒們可沒有多少審美觀,蕭銘特意聘請了一個小組的產品設計師。
大屏幕上公布產品的外觀圖。
經過產品設計師和物理實驗的反複討論,最終雙方決定了設計方案——便攜式半弧環。
如果這樣表達還不能理解,那麼可以簡單的表述就類似於運動頭套。
當然,可穿戴設備和傳統的運動頭套還有不少區彆。
例如運動頭套多為純棉或者布藝,寬度為10公分到20公分不等。而可穿戴設備的是輕質材料,裸露在額頭部位,能夠被人看到的寬度不到1公分,這1公分裡麵是折疊的石墨烯柔性屏。
蕭銘吐槽道:“可彆設計成孫悟空的緊箍咒了。”
徐利民忍俊不禁。
小初板著臉說道:“主人,你可彆小看我們的設計,這可不僅僅是科技產品,也是時尚的可穿戴產品,未來的普及程度就和耳環、項鏈一樣,比孫猴子的緊箍咒好看多了。”
弧環的佩戴方式為讓兩側圓形墊片貼近太陽穴處,右側太陽穴的地方是設備的核心部件,擁有芯片、微核電池、存儲設備等。
該核心部位是可以拆解組裝的,如果用戶願意,可以將其安裝到左冊靠近太陽穴的接口處。
設備在靠近耳朵處有突出的超輕薄揚聲器(因為太小,遠處看時可以將該設備忽略),揚聲器並沒有像耳機一樣沒入耳朵,但是通過人類工學設計,出聲口對著耳朵,發出的聲音隻能被用戶自己聽見,其餘人除非和用戶貼近,不然無法聽見揚聲器聲音,這最大程度保護了用戶的。
而石墨烯oled屏幕則收納在額頭中間的弧環中,平時使用時屏隻展開左邊或者右邊其中一冊的柔性屏,展開到眼睛下沿處。
通過芯片精確的計算和屏幕展示的視覺欺騙,可穿戴設備的主界麵會顯示在目之所及之處,而且在視野上,虛擬投影屏的距離和用戶剛剛好,用手指科技滑動虛擬投射屏操作係統。
在普通使用模式時,用戶類似於擁有一部虛擬手機。
在看電影或者玩遊戲時,需要全虛擬狀態時呢?
兩邊的柔性屏都會展開,並且實現視野全覆蓋,讓用戶進入全虛擬狀態。
上述的就是可穿戴設備的主要主要部件。
在弧環的設計中,最重要的工藝設計縮小收納。
弧環可以四次折疊,折疊後表觀長度隻有十公分,攜帶非常方便。
另外,可穿戴設備還有一個重要的小夥伴,智能手環。
手環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華威的5g信號、重力感應、定位等設備安裝在手環上麵,另外就是和眼鏡搭配使用,作為捕捉用戶即時行為的設備。
捕捉用戶的即使行為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