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裡說道:“白人欺負我們幾百年,我們當然要還回去,當初白人偷竊了我們大量的資源,血腥鎮壓了我們,今天這樣的情況是因果報應。”
加裡的話或多或少都反應了現在南安非社會的現狀,也反應了白人生存的窘境。
南安非幾十年的發展情況也說明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的本質絕對不是公平的,而是血腥的弱肉強食。
換一種思路,要是當初沒有曼德拉,白人也不會給予黑人平等的待遇,歧視依舊存在,隻是角色互換而已。
加裡說道:“走,我帶你們去看一個地方。”
“什麼地方?”徐利民問道。
“貧民窟,在那裡你就可以知道南安非有多麼缺乏糧食。”加裡駕駛著汽車在前麵帶路,徐利民和高思綺乘坐中間的商務車,後麵是安保車隊。
高思綺還以為貧民窟是在開普敦郊外,沒有想到就在市區裡麵。
這一次進去的是黑人貧民窟,即便種族和解,黑人和白人的居住地還是有嚴格區分的。
在這裡,高思綺在知道繁華的開普敦城市後麵是怎樣一番光景。
雜亂無章的木屋和帳篷搭建在空地上,帳篷外麵是縱橫交錯的水溝,水溝的顏色已經變成了黑色,散發出陣陣惡臭,蒼蠅和蚊蟲在臭水溝上麵亂舞。
孩子們光子屁股在空地上奔跑跑著,人們拿著肮臟的餐具吃著可憐的發黑的食物。
到底是什麼食物,高思綺也看不出來。
在貧民窟的不遠處就是一處垃圾場,高思綺等人能夠清楚的看到大人帶著孩子在垃圾場裡翻倒著食品和有用的生活用品,不少孩子還需要和海鳥爭奪垃圾。
加裡說道:“這裡有不少孩子被海鳥啄傷過,前段時間還有一個孩童被海鳥圍攻後死亡。”
聽著加裡用很平淡的語氣描述這個事實,高思綺還是心中一顫。
孩童和海鳥爭奪垃圾,被一群海鳥啄死……
這種慘烈的場景在夏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
貧民窟闖入了外來者,不少人將目光對準了高思綺和徐利民等人。
高思綺從這些人的眼光中看到了貪婪和饑餓。
加裡說道:“差不多了,我們快走吧!南安非向這樣的黑人貧民窟還有很多。”
貧民窟的孩子們也看到了高思綺等人,黑頭發黃眼睛的人讓孩子們很好奇,他們爭先恐後的跑過來,伸著手。
孩子們知道,如果有外國人到來,那麼可能意味著食物。
這些孩子衣衫襤褸,不少孩子光著腳,衣服都沒有穿。
孩子們小的有三四歲,大的不過十一二歲,這樣的年紀,在夏國肯定是被家中們捧在手心,當做寶貝。
看到這樣的場景,高思綺很不忍心,她拿出來包裡的巧克力。
加裡見狀,趕緊說道:“彆!彆!千萬被給他們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