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不過是世界地緣鬥爭的縮影,也是各自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鬥爭的場地而已。
什麼是合作,合作是鬥爭的產物,是各方最大的妥協。
這一次,盤古科技提交的NK細胞群擊殺病毒的論文已經在WHO各大實驗室廣泛流傳。
大家都是行家,都知道要是論文轉變為真實的臨床成果預示著什麼。
預示著盤古科技未來在病毒的治療上將占有絕對的主導權,這後麵是價值千億甚至萬億米刀的各類疫苗市場、病毒藥物市場,後麵是無數西方基因和生物製藥公司。
例如楓葉國NL公司,在埃博拉疫苗的研發上投入的上億米刀研發費用肯定是打水漂了。
萊斯利不安好心的帶著記者過來,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夏國醫療團隊在南安非的醫療行為,延緩NK基因誘導製劑上市的時間。
很可惜,鐘教授這邊已經完成了臨床實驗。
明確了萊斯利的目的,鐘教授也不客氣了,索性告知眾人在患者身上使用的NK基因誘導療法取得的成果。
鐘教授說道:“我們的臨床患者卡拉在治療之前處於感染中後期,患者出現身體浮腫、發熱、血管滲透性增加的情況,體內大部分臟器也受損……”
鐘教授看著記者的鏡頭,說道:“患者的情況非常危急,即便我們不使用NK療法,患者也是必死無疑。”
“通過我們的積極治療,患者的生命指標已經逐漸恢複正常,目前根據我們患者的血液進行采樣和分析,目前患者體內的埃博拉病毒已經消失。隻是患者因為身體機能受到了重創,目前仍然在的危重病房等待康複,預計康複時間為半年到一年。”
“不可能吧!”
“埃博拉危重病人通過什麼NK基因誘導治療方式治療成功了?”
“這樣說,埃博拉是可以被治愈的嗎?”
前來這裡訪問的記者是做足了功課的,知道被埃博拉感染後期,幾乎就是死神來了,無法挽救。
而後期的表現就是血液透過血管進入體內導致身體大量失血。
“我們可以看看患者嗎?”
“這是否宣告埃博拉今後是可以治療的。”
記者們忘記了身邊的萊斯利,對NK治療方案表示了極大求知**。
BBC的記者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他提問說道:“聽說盤古科技的治療方案和治療藥物並沒有經過WHO的批準,這一次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開展臨床實驗,是否考慮了相應的後果。”
BBC記者前半截話還有禮有節,後麵就是直接將矛頭對準盤古科技。
記者說道:“盤古科技是否在利用疫區的患者實驗自己的新藥?”
楓葉國《環球郵報》的記者立刻補充道:“聽說盤古科技在南安非靠近疫區的地方建立了生命科學實驗室,是否在利用疫區的患者進行生化試驗?”
鐘教授身邊的夏國醫療隊的醫務人員們聽不下去了,謝爾蓋和他的俄國助手也聽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