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的理論來自於哈弗大學生命科學實驗室,在哈弗的實驗室中,幾年前就提出過垃圾分類處理理論。
理論看似很簡單,但是操作起來十分麻煩。
垃圾分為有機和無機兩類,有機的垃圾按照疊層法處理,無機垃圾則在清理出來之後直接回歸大自然。
有機垃圾生物疊層法是按照有機物的種類由小類到大類利用包含關係一層層處理。
在這種方法中會有這麼一個流程。
首先,類似於石塊、玻璃渣、易拉罐等無機垃圾能首先被剝離出來,其中能回收的就回收,不能回收的就扔到垃圾填埋場。
經過這種方式處理之後,剩下的無機垃圾就采用生物、化學和物理方法分層處理。
不同類型的垃圾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廚餘垃圾可以進行生物降解也可以填埋後自然降解,塑料垃圾則隻能采用填埋。
那麼廚餘殘渣的處理方式是被塑料垃圾的處理方式所包含的,因為兩種都可以采用填埋。
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護環境,避免動物們在垃圾填埋場尋找廚餘垃圾時勿吞噬塑料垃圾,在哈弗的實驗室中會選擇先采用生物降解的方式處理廚餘垃圾,降解後的廚餘垃圾被利用作為農作物的有機肥料,最後剩下塑料垃圾,就可以填埋了。
沒有廚餘垃圾的誘惑,也會有很少的動物勿食塑料垃圾。
這隻是簡單的理論描述,實際垃圾的種類比描述的多得多,疊層處理方式也複雜的多。
這種垃圾處理方式的確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護環境,讓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環利用,但是這是建立在實驗室理想化的模型上,在垃圾源頭分類做的不徹底的國家成本非常高。
蘇一介紹這種方式的同時也全盤脫出了不同垃圾的降解處理方式,有些方式的確屬於夏國科技知識的盲區,具有很好的借鑒和參考作用。
“不怕哈弗實驗室追究責任嗎”
江城大學,蕭銘問道蘇一。
“你也知道實驗室很多設定都是理想化的情況,我隻是介紹了這種方式,希望學生們能作為一個參考。”
天氣逐漸寒冷,蘇一穿上了厚厚的呢子大衣,短發和大框眼鏡顯得精致而優雅。
“學生們很聰明,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結合吞噬ii菌落的特點形成處理方式。”蘇一補充道。
在學生們交上來的集團論文中,對蘇一的方式進行了優化。
簡單的說就是有機物交給吞噬ii菌落處理,處理後剩下的無機物再分類,該回收的回收該回歸大自然的回歸大自然。
這種方式也非常符合夏國的垃圾實情,從源頭上做垃圾分類,夏國人不是做不到,而是需要培養習慣,需要法律和道德的支持,最主要的需要時間。
東洋的垃圾分了做了幾十年才有所成果,要指望擁有十五六億人的夏國在短短幾年做好這件事,顯然是不科學的。
既然人一時半會兒做不好,那麼就交給微生物,交給計算機。
學生中的計算機小組利用盤古科技的量子計算機做出了詳細的垃圾種類識彆係統,利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垃圾分類。
蕭銘很滿意地點點頭,當初說這個項目很簡單,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