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科技園區位於江城的北郊,在幾年前這裡是一片荒地,沒有任何的基礎設施,更彆說電力。
為了讓盤古科技能夠入駐這裡,江城還專門從城西的郊縣的某特高壓變電站接入了110kV的高壓線專線過來。
專線說明江城對盤古科技的重視,但是該工程也比較浩大,一路的鐵塔和電線就像蜘蛛網一樣。現在離園區700米外的山丘上就有一處鐵塔。
蕭銘還聽說,在為江城幫助盤古科技園架設高壓線時,施工隊還和沿線的農戶發生一些衝突,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作為比較追求完美的人,蕭銘一直對盤古科技園區頭頂上的鐵塔不待見,很早就有拆除它的衝動。
隻是關係到園區的供電,目前拆除是不現實的。
蕭銘和徐利民商量,準備將改良後的微電池應用到盤古科技園區,用核電池取代傳統的電能。
為了不讓園區大動手術,徐利民在園區的平麵圖上花了四個圈,這四個圈的下麵將建設電池倉庫用於存放C14核電池。
這四處的核電池將負責盤古科技園區四個區域能源供應。
物理實驗室經過詳細的計算,計算出了整個盤古科技園區所需要的能源總和,將該總和乘以係數2,就是核電池供應盤古科技園區的能源總和。
這裡的係數2,是設計上的安全係數,保證園區能源滿負荷運轉和未來擁有新的能耗設備。
能源供應采用改造後的以C14為原材料的核電池,物理實驗室這一次對核電池最大的改造就是一定程度上修改了C14的晶體結構,組合了類似於C14石墨烯結構的晶體。
這樣改造的好處是C14在衰變的過程中溢出的β射線即溢出的電子能全部被接收器接受,能夠最大程度利用電池的效能。
按照C14的衰變周期,核電池使用時間可以超過千年,就算是蕭銘和這個世界說再見了,C14依舊在衰變也依舊可以釋放能量,但收集電子的裝置和其中的一些金屬物質是有壽命限製的。
物理實驗室能夠做到裝置的壽命為八到十年年左右,延長更換裝置的周期。
如此,盤古科技園區可以完全擺脫對傳統電力能源的依賴。
至於采用天然氣的熱水器、爐具以及相應配套的家用電器、廚具等都可以采用一些改造措施,能源的變化也能引起相關行業的產品更替。
南安非生產的C14電池原料在幾周前已經抵達羊城盤古科技微核電池工廠,在工廠裡,電池原已經按照物理實驗室的設計生產為盤古科技園區能夠使用的核能電池。
一周後,盤古科技園區內也在動工,被徐利民圈出來的四塊地原本屬於綠化地點,這一周時間內,這裡就會建成電池倉。
幾天後,從羊城來的運輸車隊送來了園區繼續的核能電池。
徐利民親自上陣,指揮人員將一塊塊電池卸下後組合安裝在已經修建好的電池倉內。
盤古科技將率先放棄傳統電力,用核電池對整個園區供電。
盤古園區將進行能源的測試性實驗,如果所有指標都符合設計的預期,並且成本低於現有的能源成本,這種概念才會在江城和全國推廣。
經過緊張的安裝和部分線路的改造,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就緒。
在蕭銘的辦公室,小初將開啟能源的切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