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思維清醒,就是不能說話。
當青荷設備戴在老人的頭上時,外放的語音說出了老人臨終前最後的遺言。
“家裡的貓不要扔了也不要送人,李芬(老人的妻子,已經過世)很喜歡,我喜歡的蘭草要定期澆水……卡上還有五萬塊的退休金給餘洋(孫兒)和餘霞(孫女)……死後骨灰埋在老家樹下,不立碑,不辦禮……”
老人用青荷表達完自己的意思後,也耗儘了全部的精力,沉沉閉上了眼睛。
這邊新聞在互聯網被廣泛熱議,老人雖然沒有更多的財產,但是通過他的遺言知道他是一名和藹樂觀豁達的人。
青荷2023在這一次臨終醫療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為青荷設備思維讀取的功能,他讓老人的親屬們知道了老人臨終的遺言是什麼。
《夏國新聞》這樣的報道讓青荷2023的設計專家高思綺、徐利民等人感動的同時也一瞬間理解了蕭銘堅持做思維芯片的初衷。
生命就像這名老者一樣脆弱,他對生命有著無限的留戀卻也隻能遵從自然規律,和親人、世界說再見。
思維芯片所帶來的對生命形態的重新定義,或許真的能夠改變每一個人必將麵對的死亡。
醫學專家正在考慮是否和盤古科技合作,將思維讀取應用於醫學領域。在更多專家教授看來,青荷設備思維讀取的這個功能,絕對不是僅僅限於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軍事領域、物流等等多方麵都大有作為。
已經有不少領域的企業和研究中心已經開始聯係盤古科技,希望能夠共同合作應用思維交流技術。
同時,盤古科技也收到了數額達到百億軟妹幣的大單。
這個大單可不是單純的要求購買青荷設備,而是讓盤古科技和夏國的相關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以思維傳輸信號為基礎的單人輔助設備。
至於設備用於什麼地方,盤古科技可不想去關心,但是合同的甲方背後的公司讓盤古科技非常願意在技術上為其提供一定的幫助。
幾天之後,有少量的青荷設備流向了米國、歐洲的海外地區。
西方的媒體也對青荷2023強烈關注。
西方媒體在承認盤古科技技術強大的同時,也在挖掘青荷2023背後的核心技術。
量子芯片、量子通訊、基於量子算法的滄海存儲、思維讀取、微核電池……
在小小的青荷設備身上每一項核心科技都代表著全球最先進的水準,每一項科技都是西方設備從未掌握過的。
而思維讀取的未來將會有廣大的應用前途。
《紐約時報》還算比較中肯地評論道:“盤古科技正在重新定義科技和未來,它和蘋果、高通、英特爾之間的距離不是簡單的一兩個科研項目能夠彌補,而是係統的全方位的差距。”
西方的媒體們青荷2023的評價還算中肯,因為這就是擺在大家麵前的事實。
但是西方消費者們就比較糾結了,特彆是米國消費者,他們在期待著什麼時候能夠使用青荷設備。
米國不少消費者至今還在用最傳統的蘋果手機,他們都沒有見過青荷是什麼樣子,媒體對青荷的測評也僅僅停留在消費者的概念裡。
全球所有人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得知青荷2023的消息之後,歐洲的青荷用戶開始暴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