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銘談道:“女士們,先生們,你們沒有看錯,永生!虛擬天堂!這就是本次發布會的內容。”
蕭銘整理的思路,他知道這個消息很勁爆,需要從最基礎的部分告知記者。
“首先是從生命的定義開始。”蕭銘說道:“剛剛皮布爾斯教授已經提到了這一點,什麼是生命。隻有大家理解了這個定義,才能夠明白什麼是永生。”
“皮布爾斯教授的生命有兩個,一個是**上的生命,它隨著身體的衰竭和死亡而死亡。一種是靈魂意義上的生命,或者說是他的思維,這種意義上的生命會生活在虛擬世界。虛擬世界的皮布爾斯教授除了沒有現實世界的身體以外彆的和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彆,他甚至比兩周之前的自己更要健康。”
當科技涉及到哲學時,問題通常會變得有些絞腦汁,記者們在思索著蕭銘的話,並且想著用什麼方式向觀眾們表達。
蕭銘繼續說道:“在實驗室的神經元芯片研製成功過後,我們找到了思維遷移的方法。創造以神經元集群為基礎的生物服務器,通過信息傳輸,將用戶本人的思維遷移到生物服務器上。此時,用戶在生物學意義上有兩個大腦同一個思維。一個大腦是用戶自己的大腦,一個大腦是外界的生物服務器。同一個思維是用戶自己本身的思維,包括他的性格、記憶、對事物的分析和認知等等他的一切屬性。”
蕭銘拋出一個個震撼的科技成果,讓記者們目不暇接,這些成果甚至可以讓整個學術界為之震撼。
“這裡補充一下,什麼是生物服務器。生物服務器有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用戶自己基因形成的核心神經元集群,該集群的功能和用戶大腦核心部位的功能一致,主要是用於存儲用戶的思維。一個部分公共神經元集群以及保護神經元集群的細胞組織,該部分由盤古科技基因庫的基因經過挑選組合分化發育而成。”
“當用戶的所有思維都遷移到生物服務器後,我們可以用技術手段關閉用戶原本大腦的功能。那麼用戶會有兩種形式存在,一個是他並未死亡的身體,這個身體沒有任何思考的能力,就和植物人一樣;一個是他的思維,思維存在於生物服務器之中。”
說道這裡時,蕭銘停頓片刻,給予記者反應的時間。
一分鐘後,蕭銘繼續自己的闡述:“我們以皮布爾斯教授為例子講述這個詳細的過程,皮布爾斯教授來到江城癌症治療中心時身體以及極度虛弱,癌症治療中心當然可以為皮布爾斯教授治療,並且延長他的壽命。但是這種過程對教授先生而言是一種折磨,身體機能已經完全垮掉的教授接受任何治療也不過是勉為其難延長他的壽命,多種癌症並發是無法根植的,在江城癌症中心也是如此。”
“身體很重要嗎?皮布爾斯教授並不這樣認為,滿目瘡痍的身體帶給他的隻有痛苦。教授選擇了思維遷移手術,他的理解和盤古科技的認知一樣,思維才是人類生命的根本存在,身體其次。完成思維遷移手術後,教授的身體死亡,被家人帶回米國進行了安葬。”
“但是皮布爾斯教授真的去世了嗎?並非如此。他的思維他的靈魂在生物服務器中,在這裡他獲得了永生。接下來就是大家剛剛看到的那樣,我們在虛擬世界為皮布爾斯教授創造了和他完全一致但是更健康的身體。”
“神經元芯片的發布也告訴大家,用戶可以在虛擬世界體會到和現實世界一樣的感受。同樣,在虛擬世界中的皮布爾斯教授也擁有和現實世界一樣的感受,他能夠感到饑餓、困乏,會感到快樂傷心,能夠體會到地心引力,能夠嘗到食物的味道等等,對他而言,虛擬世界的落霞市就是真實的世界,他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從事教育工作,就像在普林斯頓大學教學那樣,他也可以在虛擬世界完成他的科研,因為虛擬世界的一切數據和現實世界一致。”
蕭銘看著記者們,“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永生!落霞市就是我們的虛擬天堂!”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