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超弦定理和引力波(1 / 2)

,最快更新學霸的黑科技時代最新章節!

(注,本書所有科技為幻想科幻,不要較真。)

大屏幕上的動畫演示者超弦演化成引力波的整個過程。

實驗室通過收集特定頻率的超弦,在一定的條件下,大量的超弦會發生疊加和組合,最後再設備中形成引力波。

徐利民說道:“我們整個裝置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反應艙,這裡未來可以是核聚變或者核裂變反應堆,這個反應堆和發電站的反應堆不一樣,我們需要的是粒子撞擊之後出現的超弦。”

“第二個部分是收集艙,超弦是構成物質的基礎。超弦的體積很小,我們沒有辦法像拿東西一樣將其拿住後放在哪裡,因此收集池和反應池中類似於‘倉庫’的裝置是可以互換的。”

徐利民的意思蕭銘很明白,要是把超弦拿不出來,那麼就把裝超弦的盒子一起拿走。

徐利民繼續說道:“第三個部分就是合成倉,我們通過實驗得知了哪些頻率的超弦能夠形成引力波,合成倉中,我們會進行頻率篩選,指定頻率的超弦會組合在一起成為引力波。”

徐利民說的這個過程很簡單幾句話就完了,但實際過程寫幾十萬字的論文都夠了。

這些技術也是由蕭銘的理論作為依據,所以徐利民是越來越佩服蕭銘。

“現場去看看!”徐利民說著,獨自走到辦公室的衛生間,用冷水衝了衝臉,讓精神好一點。

徐利民為了超弦實驗也不知道熬了幾個通宵。

蕭銘拍了拍徐利民的肩膀說道:“實驗隨時都可以做,身體最重要。我可不想以後隻能在虛擬世界中和你說話。”

這當然是玩笑話,徐利民說道:“先去看看,實驗結束後我才好好休息下。”

郊區的實驗室,這裡的技術人員們在春節也沒有休息。

在山洞開鑿的引力波實驗室內,一項必將震驚全球的實驗剛剛進行完畢——利用超弦創造引力波。

實驗室內部,一個金屬圓球懸浮在空中,金屬球內部就是由超弦形成的引力波。

引力波也會因為超弦組合的瓦解而衰減,如果超弦組合穩定,引力波會持續存在。

地球形成的引力就相當穩定,因此一百多億年過去了,地球依舊和太陽以及其他星球保持較為穩定的狀態。

的確是懸浮狀態,不是磁懸浮更不是依靠空氣質量的飄浮。

“你們的進度比我想象的要快。”蕭銘輕輕將金屬球推動,金屬球在空中向前移動一段距離後因為空氣的阻力又停了下來。

徐利民向蕭銘解釋著原理,“引力不是質量引起的空間彎曲,而是一種波。隻是很巧合,在宏觀領域萬有引力的公式F=G*(Mm/r2)和引力波發生後形成的萬物數學狀態一致。微觀上,萬有引力公式就不能夠描述了。”

“為什麼會是一致。”徐利民分析道:“因為超弦本來就是組成萬物的基本單位,引力波隨著距離的變長會有衰減,所以在宏觀領域,公式中的質量和半徑基本上就概括了超弦組合後宏觀數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