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開啟火星登陸計劃,預計最快在今年年底將會登陸火星。”
“重啟火星任務,NASA預計年底登陸,重啟米國時代!”
“向夏國發起挑戰,NASA向火星發起進攻!”
《時代周刊》引起的蕭銘風潮剛剛才剛剛停息沒有幾天,NASA就創造了一個更大的新聞——今年登陸火星。
《紐約時報》立刻對NASA負責人吉姆進行了專訪,得知了該消息的真實性。
吉姆還透露,本次登陸火星的宇航員將會有兩人,米國將尋求在火星建設長期性的科研營地。
“目前我火箭技術是全球領先的,這一次將攜帶較大的登陸艙和足夠的物資,物資足夠我們的宇航員在節約的情況下使用一個月以上。”
的確!米國的大推力火箭技術是全球領先的,領先於夏國的火箭技術。夏國隻能將一個小型重量輕的月球生態艙和小型實驗設備已經部分糧食送上月球,而米國則可以將重型設備和大量的食物送上火星。
能夠親自主導米國的登月計劃,吉姆躊躇滿誌。
“過不了多久,我們訓練有素的宇航員就能夠和大家見麵,米國在宇宙探索上一直是世界領先的,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記者:“這樣說,夏國的登月根本算不了什麼,對吧。”
吉姆:“的確!我們十分祝賀夏國人能夠登上月球,但這是米國在幾十年前就完成的事,夏國的宇航技術和我們還有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不是一兩年能夠彌補的,我代表NASA可以十分自信地說,我們將永遠領先。”
采訪之後的第三天,吉姆和準備登陸火星的兩名宇航員在媒體的鏡頭下和全世界的觀眾見麵。
兩人分彆是28歲的托馬斯布拉德華和35歲的費德裡科基耶薩。
布拉德華是米國的Marines,在全球的各個熱點地區都執行過任務,身體素質強,心理素質超高。
基耶薩是意大利裔米國人,原來是空軍飛行員擁有4000小時的安全飛行記錄,在服役期間就轉型為宇航員為登陸火星作準備。
兩個人已經在五十一區火星計劃中心訓練了整整三年,就是為了這一天做準備。
兩位宇航員當著媒體的麵發表了慷慨激昂的宣言。
基耶薩對著鏡頭說道:“5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在月球上登陸,創造了人類的曆史,我們一定會追尋先輩的足跡,登上火星,創造人類的新曆史。這是我的夢想!也是我們米國人的夢想!”
偉大的米國夢!
在這一次宇航員亮相之後,米國民眾的情緒一下變得高昂起來!他們因為火星計劃而瘋狂!
他們似乎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科技騰飛成為全球第一的時代,這種感覺真的很好,已經被眾人淡忘的米國夢似乎又回來了!
“我們一點都不比夏國差!”
“夏國登月算什麼!我們早就登月了!夏國的什麼超弦定理算什麼?不過是證明了我們早已經猜測的學術定理!他們再牛逼,他們能夠登陸火星嗎?”
“不,夏國人不能夠登陸火星,因為他們的火箭運載能力有限,幾年前,夏國人借用過俄國人的火箭發射了火星衛星,但是很可惜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