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可控核聚變,達成(1 / 2)

大屏幕上,顯示著深山可控核聚變實驗室的事實情況。

經過改進的以引力波為約束條件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已經開始運行。

以引力波為約束條件,徹底取代過去外界壓力的約束條件,最大的程度節約的成本也讓可控核聚變的輸出能量為正。

實驗室采用氘氚作為可控核聚變的材料,每一次實驗都很貴,因為一千克的氘或者氚價值都在數億軟妹幣。

以目前氘氚的價格計算,用這兩個材料做核聚變發電是很不劃算的。如果能夠把月球上大量的氦三搞到手,那才是真正的廉價材料。

原材料很貴實驗就不做了?

當然不是這樣,可控核聚變代表的是未來能源,付出再多的代價都要做。

徐利民經過初步的核算,實驗室在可控核聚變上投入的經費超過了二十億軟妹幣。

這還沒有計算氘氚的價格,氘氚是夏國核能研究中心為盤古科技免費提供。

可控核聚變項目也是盤古科技和相關部門的合作項目。

徐利民在操作台上操作了一整子,畫麵給到了實驗室的的操作台。

屏幕上的數據是裝置的輸出能量,當徐利民通知裡麵的技術人員按下實驗按鈕後,輸出能量從0變成負數,再從負數變成0,最後變成輸出為正的1再到無限。

徐利民用了很巧妙的方式控製核聚變時大量溢出的高能粒子——超弦生成的引力波。

引力波將高能粒子吸引到整個反應堆的中央,高能粒子相互碰撞後再次產生超弦,通過實驗室特殊的方式,這些超弦會被原油的引力波頻率超弦吸引從而形成了超弦的篩選,那麼能夠再次構成引力波的超弦會聚集在一起,在高能下繼續產生引力波,此時就形成了引力的持續。

裝置運轉起來,大量的能量對外輸出。

蕭銘能夠看到實驗室內壁上大量的電花產生,這就是能量外溢的結果。

實驗成功在徐利民的預料之中,因此可控核聚變裝置產生的能量可以轉化為電能對外輸出,能夠供應盤古科技園區全部的能源還不止。

徐利民說道:“小初,把園區的電給斷了。”

科技園區內現在使用的是民用核電池供能,超級小初可以控製將每一個電池控製點給掐掉。

超級小初做事十分讓人放心,電源的切換並不會讓園區內的突然停電又突然來電,而是平穩過渡。

幾秒後,實驗室產生強大能源轉化的電能開始攻擊園區使用,園區絕對是江城的耗電大戶,能夠平穩過渡並且能夠保證工作順利展開,已經說明了可控核聚變的成功。

彆看可控核聚變的實驗室小,但是產生的能量足夠N個江城使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