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劑’已經進入貨運艙。”
“確認貨運艙關閉完成,完成裝載。”
蕭銘和徐利民在宇航中心看著月球上的動靜。
有了量子通訊設備的幫助,月球和地球之間的通信傳輸延遲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月球機器人在機械設備的配合下能夠完美的將氦三核彈裝載入螢火號飛船。
核彈還有一個完美的代號——培養劑。
多麼美麗優雅的名字。
氦三核聚變炸彈隻是用於實驗,不會用於軍事領域,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盤古科技的員工們都信了。
盤古科技沒有對外公布接下來的事情,螢火號在培養劑裝載完畢之後,會立刻啟程前往火星。
在可控核聚變等離子發動機的驅動下,一個月後,螢火號能夠抵達火星軌道。
盤古科技生命科學實驗室為什麼會選擇使用氦三炸彈。
因為氦三炸彈威力大,如果用宏觀統計去評價,氦三炸彈大約能夠摧毀兩千個廣島和長崎。
就是這麼恐怖。
這一次實驗,盤古科技調小了氦三炸彈的當量,讓它剛剛夠用就好。
這還不是盤古科技生命科學實驗室看中的,高思綺看中的是氦三炸彈在爆炸之後不會產生輻射!
不會產生輻射就不會對生命細胞和基因產生影響,那麼實驗會在可控的範圍下進行。
氦三炸彈更可以看做是威力強大的常規炸彈而不是核彈。
在螢火號再一次抵達火星之前,盤古科技留在火星的探測器和衛星正在抓緊時間對火星特彆是北極進行探測。
探測的數據包括火星現在的氣候,北極的氣候和地形,冰蓋的範圍。
這些數據彙總到盤古科技總部後會進行分析,分析在核爆之後的的環境以及地形。
核爆的位置位於距離北極極點500公裡的位置。
選擇這個位置,盤古科技使用充分的考慮。
因為冰蓋在極點的中心處,長約1300公裡,寬度隻有不到30公裡。
爆炸位置離冰蓋500公裡遠,恰好能夠將冰蓋的一角給炸掉,將裡麵的並變成湖泊,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冰蓋的損失。
火星的水遠不如地球那麼豐富,北極冰蓋的水也不足以支撐整個火星全覆蓋的生態鏈,所以能夠節約一點算一點。能夠把生態麵積做大一點是一點。
此外,核爆之後,爆炸位置會形成一個大坑。
大坑的邊緣會和未來的湖泊連接,這個大坑就是未來的生態圈。
大坑的好處很多,能夠避免火星的沙塵暴天氣,能夠保溫。
未來人工太陽被釋放到火星之後,這個大坑將會常年擁有適宜於生命生長的溫度。
未來,湖泊的水氣化之後,形成降雨雲,降雨雲大致也不會脫離大坑的範圍,保證裡水的循環。
這才是理想中的生物圈。
螢火號繼續向著火星飛行,盤古科技也進行了人士調整。
作為蕭銘的室友和同學,龔烈陽的確是靠裙帶關係進入的盤古科技集團實習。
但是他依靠自己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一步步在南安非紮下根,很好的經營了盤古科技在南安非的產業,並且積極排除米國在南安非的乾擾,讓南安非成為盤古科技海外最大最安全的基地和實驗室。
回到總部之後,龔烈陽也很好的完成了徐利民交予的任務,能夠獨當一麵。
在例行董事會上,蕭銘宣布免去龔烈陽盤古科技集團南安非總部總裁一職,免去徐利民宇航部門負責人一職,任命他為盤古科技宇航部門部長。
任命溫雪晴問南安非總部總裁。
宇航部門是盤古科技特殊的部門,和實驗室一樣歸屬盤古科技總部直接管轄,部長職位和子公司一把手,實驗室一把手相當。
這意味著龔烈陽由封疆大吏成為內閣之一。
職務級彆是平級調動,看著沒有什麼變化。
但是封疆大吏變內閣,在裡子裡算是提高了半級。
會議上,蕭銘說道:“宇航部門是盤古科技的未來,我希望在龔部長的帶領下,宇航部門能夠越走越紮實,越走越遠,能夠給人類的未來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