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末世穿古代種田》全本免費閱讀
連續三日早出晚歸,累是真的累,手臂酸得都抬不起來,但是刨除食材成本,王大嬸足足賺了三兩多銀子。
她沒有摳摳搜搜,給了楊氏一兩當做是幫工費,楊氏拒絕後,就威脅再這樣,以後也不找她當幫工了,楊氏隻好收下。
憑著自己的努力,賺到了一筆頗為可觀的酬勞,楊氏兌現承諾,買了肉準備做頓湯麵,與孩子好好慶祝。
此事,最高興的莫過於龍鳳胎,最近天天到縣城,零嘴吃不停,完了娘親還做大餐犒勞。
比過年更有意思。
可惜,快活自由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一年一次的秋收還是如約到來,戴上草帽,背對著大太陽,喬安感覺後背都快濕透了。
村裡的小孩都拎著籃子,跟在大人後頭,把散落的稻穀撿起來。
剛收割的稻穀,需要裝進袋子,這裡沒有農具脫粒,隻能靠人力反複捶打,收割脫穀曬穀統統離不開人。
這時候,就顯現出家裡人口多的好處。
喬子陽累的挺直腰,掃視一圈,看著喬安割的像狗啃的稻苗,忍不住扶額,“姐,要不你負責把收割好的稻穀脫粒吧。”
喬安不明所以。
不是說好全部收割完,再裝袋脫粒嗎?
在喬子陽眼神的示意下,她環視一圈,發現其他人田地都是整整齊齊的,隻有自己附近,割的東一塊,西一塊,不知情的還以為稻穀被人偷了。
霎時間,臉上紅得像抹上了胭脂,眼裡帶著幾分羞澀無措。
難得見到喬安這樣的表情,喬子陽出言寬慰她,人各有所長,而且脫粒曬稻同樣重要。
喬安嘴上不說,心裡卻不願就此罷休。她記得農耕時代除了鐮刀,還有一種用來收割小麥的釤刀,或許可以改造成為收水稻的農具。
具體如何製作,還要仔細琢磨。
憑著記憶,她一晚上畫了好十幾幅草圖,關於鐵刀固定的方法,糾結不已,最後定下在鐵片一側打下圓孔,鑲嵌在夾板中間。
其餘的,就是把竹篾彎成大半個圓,做成大撮子,封口處,木釘插進上下兩層薄木板,使其穩定,在一側留出幾個圓孔,跟鐵片圓孔重合,最後左右兩端套上繩環。
確認好圖紙,喬安便四處找材料,其中最關鍵的鐵片,還得找關係才能拿到手。
當下各州對鐵製用具管製非常嚴格,中部和北方爆發過多次農民起義,就是用斧頭、鐵鍬作為武器,朝廷為了避免禍事發生,又不耽誤農事,直接從原材料限製了鐵製用具的數量。
這回是特意拜托陳大勇,疏通了關係,才換來一片。
越發融入這個朝代,越覺得荒誕不經,古語有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上層權貴不反省己身,反而用武力,用封禁企圖壓製一切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