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孩!當然是為了好處啊,不過村正沒有直接說出口,而是委婉地回答:“村裡的這些錢,是曆任考上科舉的王家人留下的,為了能夠培養更多人才,吃水不忘挖井人,你將來若有一番成就,不妨提攜一下村民,或是留下一筆費用供其他娃娃讀書。”
看看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怪不得能當上村正,而且一當就是幾十年。
喬安比較好奇的是,村裡其他人不會有意見?對於這個問題,村正也詳細解釋了幾句。
原來要通過縣裡的入門考試,才能達到資助的門檻。以往很多小孩都試過,卻被私塾勸返,村裡人都把這事捂得嚴嚴實實,不想自己娃成為談資。
至於喬家是外姓之人,問題不大,望山村以往出資的對象就有陳家、李家等等,這些人家確實比本村人更加努力,且回報了村裡。
隻不過這些隔的比較遠,不知情的村民,就以為隻有王姓本家才能享受,所以喬家從來沒有聽過村裡出資供學的事情。
這回,村正提前帶上銀子,確實存了與喬家交好的心思。自家孫子都說了,連李夫子都大力誇獎喬子陽,這考上不是遲早的事情嗎?
鐵定的事情,提前賣個好,何樂而不為?
打鐵需趁熱,在村民沒有反應過來時,村正就帶喬子陽到縣裡過了入門考試,正式成為私塾學子。
這件事,漸漸被村民知曉,就算是知道外姓人也能得到資助,就算是喬安傳授了釤刀的製作技術,總還是有人嘀咕。
直到族老們把打穀機往外一擺,並揪出幾個說閒話的人,連累一家人都不能使用機子,村民才後知後覺,喬安竟被族老放在眼裡,成為了自己撼動不了的人物。
不過這對喬家來說,日子沒有多大的變化,頂多是路上打招呼的人多了,龍鳳胎的小夥伴也越來越多。
******
“孩子他爹,村裡人說喬子陽上私塾了,怎麼他們分家後反倒過得更好了,我越想越不對勁。”王招娣躺在床上,不停翻轉,實在睡不著的她,推醒了喬文富。
這段時間,白日裡累死累活,晚上偶爾還要交公糧,本來今晚能夠好好睡上一覺,誰知道又被自家婆娘弄醒。
喬文富有些生氣地說,“過得好關你屁事!”
“嘿大晚上你找架吵啊!”
“你也知道是大晚上,自己不睡,還不給我睡。幸虧孩子不跟咱們住一個房,誰能頂得住你日吵夜吵。”說完,直接側身悶頭大睡。
王招娣抓住他的軟肋,“對啊,怎麼管,好處也分不到我身上,就是想想以後喬子陽考上科舉,帶攜自己的兄弟姐妹,到縣裡吃香喝辣的,咱家的三個兒子什麼好處都沒撈上,一輩子就是當個種田的,心裡就不得勁。”
被子慢慢被掀開,看著喬文福緊鎖的眉頭,王招娣心裡得意,死樣,老娘我還治不了你麼。
這回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