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五家的也不拿捏,隨著他來到了張財主家。
雖然嫁來清水村這麼多年,從張財主門前也走過無數次,可劉五家的連張財主家的大門都沒有挨過,更彆說進到張財主家了。這是第一次,不由的抬頭打量著張財主家。
寬敞的院子,青磚的大房,丫鬟,下人來來去去的,確實如人們傳聞中一樣過得似神仙的日子。
領著他來到張財主的院子裡,吩咐她老實的呆在院子裡等著,管家走進去稟報:“老爺,人帶了了,不過她要求了兩個條件。”
張財主抬眼看來。
管家湊近了些,低聲稟報了他。
張財主皺眉,有些不悅,在村裡這麼多年了,還沒有人這樣明目張膽的給他提條件。
管家看在眼裡,急忙勸解:“老爺,現在不是心疼錢的時候,你想啊,一個香囊就是幾十兩銀子,就算給了她五十文,我們還會掙很多呀。”
話是這樣說,可他張成明是什麼人,有名的鐵公雞,即使雇一個強壯的莊稼漢,一天也不過是二十文的事,這還是口頭上的答應,實際上等發工錢的時候,他就是摳也會給短工們摳回一些錢回來。哪像現在,被一個婦人拿捏著,不但要給五十個銅板,還一日一結,他這心啊,疼的就像是被挖了一塊是的。
抬了抬眼皮,示意管家的頭再低一點,壓著聲音問:“不能再少一些嗎?”
“哎呦,我的老爺!”
唯恐院子裡的劉五家的聽見,管家也壓低了聲音:“那顧家給的就是這個價,我們給的少了,她們肯定不會做的。再說了,我們也不白給她們這麼多銅板,等做香囊的時候,讓府裡的丫鬟們看著,等她們學會了,我們便可以不用她們了。”
這倒是個好辦法,張財主讚賞的看了他一眼,點頭道:“那便答應了她的條件吧,你帶她下去,讓她儘快做一個出來。”
管家樂嗬嗬的應下,帶著劉五家的來到平日裡丫鬟們專門做針線活的地方,一臉笑容的說道:“劉五家的,你先做一個出來,我拿過去讓老爺看看,老爺覺得好了,你便過來上工。”
劉五家的也沒有多想,點頭,要了需要的布料,按照張氏和牛氏裁剪的尺寸,裁了一個香囊出來,然後開始動手縫製香囊。
管家給屋裡的丫鬟使眼色,示意她們上前來觀看。
丫鬟們意會,紛紛圍了上來。
劉五家的心思全在做香囊上,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利落的將香囊做好,咬斷線頭,遞給管家:“我們隻負責這樣縫製,至於後麵的,便不知道了。”
管家拿在手裡,細細的觀看了半晌,也沒有看出這東西有什麼好來,不過,既然能賣那麼多的銀子,自然是有它的獨到之處,抬眼問:“這樣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