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自然不慣著他們,又開始了一場報紙舌戰群雄。
一邊在報紙上宣揚自己要交稅,希望相關部門出一個章程,也算是給後來的人蹚出一條路。
夏天: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希望我能給大家做個榜樣!
一邊瘋狂謙虛,分析自己這麼火,是因為改開的成績,大家對於娛樂的需求和經濟好轉的原因。
現在夏天出門,都得戴口罩,眼鏡和帽子。
夏媽看到報紙上一群人批評夏天,也有點慌了,看到他這幅扮相就說:“早十年,你這幅樣子容易讓人當特務抓了!”
張莉這些天自然也在看報紙,對於夏天忽然成了百萬富翁,一下子有點懵了。
本來和夏天米蘭住在一個院子,就覺得有點彆扭,現在更有異樣感了。
而且她也很擔心夏天現在的處境。
夏天拉著她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邊:“怎麼?嫌棄我?”
“胡說什麼!”
夏天忽然變成有錢人,讓張莉有點不適應而已。
她往窗外看一眼,生怕米蘭忽然進來——怎麼有一種偷……的感覺啊!
……
最後,在年末之前,夏天去送東北榛蘑的時候,鄧姨給了這個事情一個解決路子。
鄧姨:“我看報紙說你都已經是百萬富翁了?!”
夏天如同見到了救星:“姨呀!這錢是有點燙手了!要不我捐出去吧?!”
“說什麼胡話?改開是讓人們富起來,這是好事。把心放肚子裡!”鄧姨給夏天安了心了。
不過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夏天還是需要想一個注意!
很快他就有辦法了——外彙!
把專輯和小說拿到香江出版,甚至可以賣到島上去!
為國家賺取外彙,這樣就可沒人會說了。
至於現在,可以先轉點港幣進來嘛~
幾十萬港幣轉進來,總工程師也恰到好處的說了一句:我聽說有個年輕的小同誌,唱的歌,寫的小說,在香江買的很火,為國家賺了不少外彙,這也是能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貢獻的嘛!
而且夏天還捐出了十幾萬人民幣,給作協、曲協、美術家協會、音樂家協會等文化機構,設立一些獎項,當資金啥的。
於是,很快,報紙上就默契的不提夏天賺多少錢了,開始誇夏天的作品如何如何~
……
85年的最後一天,夏天、米蘭、張莉、大春、郭霄珍五個,在四合院裡做了一大桌子菜,舉起手裡的可樂和汽水,慶祝明天即將來臨的86年!
每一年值得一提的事都不少。
文藝方麵,今年有爆火的《射雕英雄傳》和《上海灘》被引入!橫掃收視率那種!
《射雕英雄傳》是香江無線電視台出品的武俠劇,黃日華、翁美玲那個版本。
先是84年由粵省電視台引進並播出——在鵬城舉辦的看片會上拍板引進的,由各地方台共同分擔費用。
85年3月各縣市電視台陸續放映,大概是8點開始,10點結束的。
夏天不光看這部劇“懷舊”,還能在上頭看到很多日後大火明星在跑龍套。
諸如周星星、劉德樺、劉嘉靈、吳夢達等人——這是由於無線電視台那時候是集全台之力拍攝,大小藝員統統囊括。
如今回過頭來看整部“射雕”中數十、上百位大小演員,就像在看一部香江電視圈的成長史——製作人員中也是藏龍臥虎,如總監製王天林,參與編劇的王晶,編導之一杜琪峰,武術指導程小東,歌曲作者顧嘉輝、黃沾等。
除此之外,還有引進日本的譯製片《阿信的故事》,該劇在央台播出時,幾乎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收視率高達80%。
為阿信配音的配音演員張桂蘭,為此獲得飛天獎最佳配音獎。
還有,魯省電視台和亞視合作,在內地拍攝的電視劇《八仙過海》。
這裡邊還有個小趣事。
咱們82年引進了第一條衛生巾生產線,85年誕生了第一個國產衛生巾品牌“安樂”。
然而早期衛生巾的推廣過程卻困難重重,推銷衛生巾的男推銷員還被當做“流氓”。
最終還是靠買下了熱播劇《八仙過海》的插播廣告位,衛生巾市場這才慢慢打開。
米蘭她們女同誌終於不用再用那衛生棉了……
今年魔都電視台還引進了動畫片《變形金剛》——日本出的玩具,美國出的動畫。
央台還引進了動畫片《花仙子》。
而內陸電視劇也有遊本昌老師的《濟公》,播放期間,每晚家家窗戶裡傳出的都是“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題歌。
還有大春趙保剛參與的《四世同堂》。
電影方麵,有夏天的同學——黃建心指導的《黑炮事件》,一經推出即震動影壇,該片獲得了華表獎、金雞獎和金像獎等眾多電影獎項。
還有一部呼喚原創音樂的電影《路邊吉他隊》上映,掀起了一場吉他學習熱!就從這部電影後,吉他這種樂器開始大熱~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