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末將趙雲,拜見世子(1 / 2)

三興季漢 執筆見春秋 4665 字 7個月前

聽到劉禪想要拜師趙雲學習武藝,劉備嘴角微微揚起。

因為這跟他想到是一塊去了。

他打算給劉禪安排的武藝老師,也是趙雲。

“可否告訴為父,為何是子龍呢。”

劉備想聽一下劉禪的看法。

其實這個時候的趙雲,在劉備集團並沒有得到重用。

或者說縱觀趙雲一生,也沒有取得太大的功名和成就。

這跟趙雲的出身有很大關係,他並非是名門世家出身。

門閥製度在東漢達到巔峰,一直到唐代才開始衰落。

漢末亂世,雖說門閥製度受到衝擊,但依舊有很大體現。

當初袁紹袁術,之所以能夠有那般勢力,跟其四世三公自然是分不開關係。

早期劉備白手起家,自然不在乎這些,但後來諸葛亮加入進來後,為了取得世家支持,也開始注重了。

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就表現很是明顯,《立漢中王上表漢帝》上,馬超第一,諸葛亮第八,變就是按照地位來排序,趙雲連名字都沒在上麵。

趙雲的運氣也不是很好,跟隨劉備的時候,是劉備最為落魄的時候,手頭上沒什麼兵力,分不到趙雲手上,自然也沒辦法建功立業,所以隻能擔任個小官。

等到劉備兵力充足的時候,已經是能人輩出,趙雲除了救主外沒有什麼功勳。

後來趙雲還得罪了很多同僚,當初劉備攻下益州後打算論功行賞,群臣也是興致勃勃,但是這個時候趙雲卻當麵反駁劉備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複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

這話裡的意思,自然是趙雲為劉備還有百姓考慮,但是卻把同僚給得罪光了。

而且劉備的麵子上也不怎麼好過,畢竟劉備以仁義為名,這麼一說,感覺劉備隻顧著給自己的部將封賞,不顧百姓死活。

所以劉備也隻能是停止封賞。

劉備雖被打臉,心裡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剩下了不少錢。

可其他人就不爽了。

你趙雲清高不要封賞,可我們是俗人,我們要啊,因為你的關係,大家都沒了,不怪你怪誰。

這就導致趙雲後來幾乎沒了朋友,也就一直在擔任劉備護衛。

“翊軍將軍曾經兩次救孩兒於為難之中,若無翊軍將軍,亦是沒有今天的孩兒。”

“翊軍將軍武藝高強,教導孩兒粗淺武藝綽綽有餘。”

說到這裡,劉禪微微停頓了一下。

因為他知道,劉備想聽的,肯定不是這兩個明麵上的原因。

便繼續道:“在如今父王麾下,文官武將各有朋黨,然趙將軍與左將軍相同,皆是孤身一人。”

“且趙將軍出身微寒,孩兒曾經聽說,此前平定益州之際,趙將軍因言論得罪同僚,無人待見。”

“父王創業之際,有關將軍,張將軍相助,如今孩兒雖為王太子,然並無心腹忠臣可用。”

“是以孩兒便想親近左將軍,趙將軍,建立屬於孩兒之班底。”

劉禪乾脆是把話直接攤開來講,這話如果換在其他大一統朝代,或是皇帝跟太子之間,幾乎就相當於謀逆之言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