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2 / 2)

八零女書記 米迦樂 12021 字 11個月前

“那不算。”

“怎麼不算了?”

“我想著咱們啥時候能回阜成門小院呢?那才算是我倆的家。”

這人還挺戀家的。

“過年放假的時候回去。”

“那可說好啦!”

*

嗐,確實,老夫老妻了,就連床上運動也沒啥新鮮勁了。都說一對夫妻在一起過日子,時間長了之後,愛情就會轉變成親情,再加上共同養育孩子的感情,就升華成為另一種感情了。

為人父母,責任重大,再也不是二人世界的小情小愛。

因為她升職,自家父母倒也沒怎麼提到生孩子的事情,認為宗齊光也才剛到晚育年齡嘛,再過兩年要孩子也不算遲,隻要是30歲以前就還可以,不算晚。

薑明光想著這個問題該到了攤明白說的時候了,不能再往後拖著。

“哎,小光,你說,咱們是不是該跟兩邊爸媽都說說,咱們下定決心不要孩子的事情了?”

“嗯?媽又問了嗎?”

“也沒問,就是吧,我想著這事可不好在過年的時候說,不然這個年就彆想過了。現在咱倆都閒著,又快走了,正好趁著這個時間,先跟我爸媽說說。”

“你考慮的挺周到。不過,薑明光同誌,我還是要問問你,你真的想清楚了,不後悔?”

“不後悔。”她答的乾脆,“孩子太耽誤事了,你想想啊,以後咱倆要是上哪兒玩,還得操心家裡的孩子,玩也玩不好。等到孩子長大了,可不得操心學習啊談戀愛啊這些事情,很煩哎。我瞧你也不是喜歡打理這些麻煩事的人,萬一我們孩子笨得很,考不上大學,你能氣死。再說了你都結紮了,怎麼,你還想鬆綁啊?”

宗齊光嘿嘿一笑,“我就是再確定一下你不會後悔。彆過了幾年,明珠生孩子了,你忽然後悔,然後就跟我離婚,再找個沒紮過的。那我多虧啊!我虧大了!”

“誰後悔誰是小狗!”她伸手,“拉鉤鉤,小狗。”

“你才是小狗呢!”他撲過來,把她按倒在床上。

*

薑明光特地挑臨走前兩天,才突然對父母甩下了“不生孩子”的閃光|彈,一下子把薑韶波和賀群閃懵了。

老兩口愁得半夜沒睡。

賀群想不通,“你說這孩子怎麼想的!我尋思著結婚幾年了,我也沒逼過她趕緊生孩子,就怕她火了,來一句‘不生了’。造孽啊!我怎麼生了這麼一個不省心的孩子!”

薑韶波也想不通,“這孩子怎麼回事呢?還有小宗,他怎麼能同意的?啊?你說,還悄悄的就去結紮了!一個男人怎麼能結紮呢?”

賀群又不樂意了,“咋了?他做出一點犧牲就不行了嗎?男人結紮容易又簡單,不比女人結紮好啊?”

“唉,你這人!你不是不同意的嗎?”

賀群氣呼呼的,“我這個媽說的話她從來不聽!不行,我得問問親家母的意思,我就不信張蘭莛能同意!”

“哎呀!你可彆問!彆給她們婆媳製造問題,她既然這次跟我們說了,過幾天肯定要跟親家說的。你啊!”薑韶波沉重歎氣,“你彆給姑娘添亂。”

賀群要氣哭了,“你說,這讓我怎麼跟人家說?她要是過了30歲還不生孩子,彆人還不知道要怎麼說呢!”

“還能咋說?女婿說了,都推他身上。他倆都這麼說了,還能咋地?”

賀群憋著一肚子氣,第二天一大早就跑過去找薑明光,連說帶哭的,總之就是不同意。

薑明光也頭疼了,“媽,你放開思想,要孩子會影響我工作。”

“工作工作!你還想當多大的官?當市長還是省長?”賀群沒好氣的說。

宗齊光給嶽母泡上一杯好茶,“媽,沒準明光以後還能當個市長、部長呢。”

“你啊!你們年輕人到底怎麼想的?小宗,媽是為了你們著想,你們現在二十多歲,是不覺得孩子有什麼好的,等你們四十歲、五十歲呢?彆人都有孩子、以後還有孫子,你倆啥都沒有,這可怎麼辦呀!”賀群一句三歎。

“還是忙工作啊,工作是做不完的。那總理呢?總理也沒有自己的孩子,一點也不妨礙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說的你好像能做總理一樣!”賀群氣得沒辦法,又不能罵她,隻能自己生氣,“好好好,你倆主意大,我管不了你倆,反正你不後悔就行。”

薑韶波則單獨找了宗齊光談話。

對於女兒女婿先斬後奏的做事方法,薑韶波也沒有辦法,也隻能深刻檢討為什麼把女兒教育成了這樣,請女婿理解。

宗齊光說:“爸爸,不要擔心,這是我和明光一起做的決定,我們深刻的思考過了要孩子和不要孩子的兩種情況,我們都同意不要孩子,這是我們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爸爸,我愛明光,我不會後悔。”

薑韶波歎氣,“是你結紮了,你要是後悔,隻怕也不管用。”

“對,我就是這麼考慮的。”宗齊光坦然的說:“我愛明光,我不舍得讓她經受手術的疼痛。我對她的愛不需要用孩子來維護。”

薑韶波既迷茫又震驚,“好好,隻要你倆考慮清楚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明光是我的第一個孩子,當初她出生的時候,我高興得不得了。而你們這輩子都體會不到成為父母是什麼快樂了。這對你們來說,是損失。你們隻要能接受這種損失,我就沒話說。”

*

跟自家父母攤牌相對來說還不算艱難,薑明光尋思著,主要是隻是宗齊光結紮了,她又沒做結紮,過幾年就是後悔了也不是沒可能,薑韶波賀群的反對力度就不怎麼強烈。女婿不行也不是個事,換個女婿想來他倆也沒啥大意見。

再說了,說完第三天,倆人就趕緊出發去蒲寧市了,父母有再多不滿她也聽不見。

不免為自己的機智點讚,得意洋洋。

皖省就在江省邊上,家具家電早就叫了貨車搬去了千燈鎮,兩人輕鬆啟程。

新官上任嘛,還是要跟頂頭上司、上司的上司見個麵,開個會的。

有陳書記出麵,這也不是個事。

陳書記高升了,也更忙了,整天開不完的會。他也剛上任不到兩個月,還很新鮮熱辣,剛摸順了市區幾個區、下麵幾個縣的大致情況。

總而言之,一個字:窮。

如果需要兩個字,那就是:很窮。

其中長寧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人均收入不足150元。

鎮黨委書記說起來就是個“芝麻官”,權限還不如縣婦聯主任呢,一個鎮也沒多少人,能有兩萬人都算是大的鎮子了,再往下去就該是村官。但重點在於是要考察一個基層乾部全麵治理一個地區的能力,陳書記也比較謹慎,擔心一下子給她一個縣,她忙不過來,要抓瞎。

“蒲寧市窮啊,工作不好做。”吃過飯,陳書記開車送他倆回賓館。宗齊光坐了副駕,陳書記和薑明光坐車後座。

“陳叔叔辛苦,又要到處找項目了。”

“項目嘛,現在我不是主要跑腿的了,我是把關的。把關也難,要考慮的問題太多。首先要確定發展方向,像香港那樣,有良港也行,不過蒲寧的港口不怎麼樣,又不上不下,上麵有連港,下麵有滬城,交通也不方便,港口難做,不然要是做港口,是最方便的。”

這方麵過於專業,薑明光不懂,不懂的事情不能亂說,再說了陳書記心裡肯定有數。

“那陳叔叔是有什麼方向嗎?”

“保守的就是做海產品的養殖和加工,以後還要做深加工。養殖場搞起來難度不大,很多地方都在做,並且也做的不錯。不過要搞我們的拳頭產品,這樣才能站穩腳跟、占領市場,你說對不對?”

那當然是“對對對”啦。

“您說的對。”

“前任乾了幾年,光顧著搞基建了,基建搞的還不錯,我接手後按照原有的規劃繼續做下去,這方麵倒是比較輕鬆的。就是家底兒薄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陳書記歎氣,“老百姓就是幾個字,‘衣食住行’,對吧?沒彆的奧妙。大事要抓,小事也要辦,小事就要靠你們這些基層乾部了。”

明白。薑明光點頭,“陳叔叔放心,我絕不給您拖後腿。”

陳書記笑了,“你我是不擔心的,就是你們那個縣委書記有點難搞。縣長和書記的資料你看了嗎?”

“看了。朱縣長比較保守,踏實,還行。曲書記比較精明。”

“老曲那是滑頭!”陳書記哼了一聲,“他倒是不會給你穿小鞋,就是吧,可能不怎麼支持你。”

這就有點麻煩了。她尋思著,陳書記是想換掉這個縣委書記?一般也都是到期才換,但也有一直連任多屆也不換的,這種一般都是本地出身,對家鄉情況很了解,群眾也服氣。曲書記就是本地人,不過不是長寧縣人,是蒲寧市旁邊另一個縣的,江省本地人。

作者有話要說:*調整一下,千燈鎮人口不足2萬人。玉龍縣的原型是安徽金寨縣,2018年人口60多萬人,80年代算他40萬人吧,就算是安徽省的大縣了;下轄12個鎮、11個鄉,平均算一下,一個鄉鎮的人口3萬左右。現在修訂為長寧縣人口不足40萬,千燈鎮人口不足2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