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2)

喜嬸子的工夫純熟,線圈輕撥汗毛,隻有很輕微的疼,久了之後,連疼都不覺得,癢癢的麻。林幼荀眼皮漸漸酸困,半昏半醒中想,以後倒可以時不時的開開臉。這種美容方式還挺舒服的。

這算是嫁人的一樁小小好處了吧。

林幼荀答應孟月生聽話,便老老實實聽她指揮。

好在出嫁前一天,女家要到男家鋪房,即鋪設新房,孟月生的精力轉到操持這件事上。

應天府,祁家,春萱堂。

祁老太太上了歲數,覺短,早早就醒了。

睡不著躺著難受,老太太披衣起床,沒驚動正是缺覺年齡的守夜丫鬟,支起窗子,看外麵濃厚的晨霧消散,朝陽放出金燦燦的光。

祁老太太眼一眯,昨兒沉沉陰了一天,今天一掃陰霾,是個好日子。

“老太太,您又一個人不聲不響起床,喜鵲那丫頭呢,又睡得死豬一樣,以後還是我來守夜吧。”一個容長臉,白淨高挑的丫鬟連珠炮似的抱怨。

她叫黃鶯,是祁老太太最喜愛、最倚重的大丫鬟。

“白天跟我一天了,晚上可得好好歇歇,累壞了你,老太婆我可舍不得。”祁老太太笑著說,“沒見你李婆婆,我都讓她陪一天,歇一天。”

李婆婆是祁老太太的陪嫁丫鬟,陪著祁老太太青絲白頭,是祁老太太的心腹。

祁老太太將黃鶯和李婆婆相提並論,可見對黃鶯的信重。

“可見老太太您身子骨好,老當益壯。”

黃鶯手裡端著白瓷繪牡丹紋蓋碗,笑盈盈揭開碗蓋,頓時一股香甜的棗香撲鼻而來。

祁老太太的習慣,早上起床,空腹喝一碗溫溫的棗茶。

“你們三老爺送的這批棗不錯,煮出來的茶湯清亮甘甜,果肉厚,果核小。”

黃鶯脆聲說:“老太太嘴真刁,是不是好東西,一嘗就知道。這是道地的滄州金絲小棗,三老爺經過滄州時,親自去挑的。”

“算他有孝心。”

祁老太太喝著棗茶,忽然想起幾天前,五孫兒祁宏顛顛獻上的點心,叫什麼棗果,吃著也頗可口。

“老太太喜歡,是五公子的福氣,今兒我去一趟四房,央四太太讓小廚房再做一盤。”黃鶯說的理直氣壯,老太太吃著順口,她就去要。

老太太不愛攬權,更不愛磋磨人,各房太太上麵頂著婆婆,但日子過得比旁人家舒坦多了。老太太就好一口吃的,她們自然得伺候著。

“把食方要過來,讓咱們春萱堂自個做,省得費事。”祁老太太挺喜歡那道棗果,老是去四房要,太麻煩。

黃鶯歎氣,“我找五公子要過,五公子支支吾吾的,我以為他不樂意給,五公子見我誤會,急了才說他也沒有。”

“嗯?”祁老太太納悶。

“五公子怕我不信,一股腦全說了。原來是他們從揚州回來,揚州那位……林家小姐送的,送了兩個大食盒,五公子拎了一盒回家,他吃著喜歡,讓小廚房仿作。五公子說他們四房小廚房做的,隻仿出七分,每次做的味道還不一樣,食方一寫就露餡,不敢給我。”黃鶯說。

“揚州?是寰兒要娶的那位姑娘嗎?”祁老太太問。

“正是呢,”黃鶯點頭,“明兒就是大喜的日子。”

這樁婚事是祁老太爺定的。

祁老太爺宦海沉浮三十多年,無論任京官,還是外放,祁老太太都不曾隨任,她待在老宅,上侍公婆,下撫子女。

變成老太太之前,祁老太太都是祁家的賢婦良母。

祁老太爺晚年致仕,結束宦海漂泊,回到老宅安度晚年,祁老太太終於能與祁老太爺夫妻團聚。

兒孫們都以為祁老太太守得雲開見月明,卻不想,祁老太太不許祁老太爺進春萱堂,讓他自帶著姨娘另行居住。

對祁老太爺的事,祁老太太不怎麼上心,祁寰的那樁婚事,因為牽涉到祁老太爺那個姨娘生的兒子,祁老太太更是不想過問。</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